
隨著競選期進入最後48小時,新加坡本屆大選戰況愈演愈烈。在經歷了前七天的激烈角逐後,新設立的榜鵝集選區成為朝野交鋒的核心戰場。
工人黨與人民行動黨就副總理顏金勇"空降"榜鵝集選區一事展開激烈辯論,雙方言辭交鋒成為本屆大選焦點之一。
這個新劃分的選區擁有12萬3820名選民,共有四個國會議席,成為執政黨與反對黨正面交鋒的重要陣地。

此次對壘的是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和最大反對黨工人黨。人民行動黨團隊陣容強大,由副總理兼貿易工業部長顏金勇領軍,團隊中還包括一名高級政務部長和一名政務部長;而工人黨團隊也實力不俗,由印度族高級律師賀沛星領軍,他則憑藉高級律師的專業形象,以犀利言辭質疑資源分配機制。
"空降大將"引發戰略博弈

提名日最後半小時,行動黨突然調派原駐守蔡厝港的副總理顏金勇轉戰榜鵝,這一被反對黨稱為"政治空降"的舉動引爆選戰。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在群眾大會上連續三日猛攻此議題,列舉四大質疑:
援引2020年王瑞傑空降東海岸卻最終引退的先例,質疑顏金勇可能只任一屆
指出顏金勇未入選行動黨中委會,暗示其原本計劃退休
批評"需與總理做朋友才能獲撥款"的政治文化
提出若當選可省下1500萬新元部長薪金用於民生
工人黨在競選期間對顏金勇團隊進行了集中攻擊,主要論點包括:
守住副總理席位為了維持國會政治均勢衡:工人黨指出,2020年大選時,人民行動黨曾將副總理王瑞傑調到東海岸,選民為了保住王瑞傑而投票給人民行動黨,但最終王瑞傑並未接任總理,甚至在本屆大選中引退。
工人黨質疑,選民是否又要重蹈覆轍,為了保住顏金勇而投票給人民行動黨?
顏金勇未入選行動黨中委會:工人黨質疑顏金勇在內閣中的重要性,指出他在去年的人民行動黨選舉中未進入中委會,暗示他可能原本打算引退,不參加本屆大選。
「好朋友說」:工人黨批評顏金勇提到他會與「好朋友」黃循財總理談談,爭取更多資金用於榜鵝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人黨質疑,難道只有成為總理的「朋友」,才能讓納稅人的資金分配到榜鵝嗎?
節省部長薪水:工人黨指出,如果顏金勇團隊落選,政府可以省下一個副總理和兩個政務部長的薪水,五年合計1500萬新元,這些資金可以用於改善榜鵝的基礎設施。
朝野領袖激烈交鋒
黃循財總理29日強勢回應,表示對工人黨的"負面攻擊"表示震驚和失望,指責工人黨態度"輕率不負責任",他強調:"我們可能存在分歧,但沒有必要對個人進行負面攻擊。"

關於"空降"爭議
工人黨高級律師賀沛星質疑行動黨臨時調度顏金勇是因為對贏得榜鵝缺乏信心。他稱:"如果行動黨自信贏得了榜鵝居民的信任,為什麼要在最後一刻空降副總理?"
黃總理反駁,真正"空降"的是工人黨,因為他們從馬林百列—布萊德嶺集選區撤出,改派團隊到榜鵝參選。他表示派遣顏金勇是為了填補張志賢引退後的空缺。
顏金勇的重要性
黃循財強調,顏金勇是一位資深部長,不僅在新冠疫情期間幫助新加坡安全度過,現在還負責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的重任。他批評工人黨對這些重要工作的輕視,認為這是「對民生漠不關心的不負責任態度」。
他反問:"顏金勇是無可取代的,他與美國商務部長建立了互信,正在進行高層對話,工人黨中誰能接替他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
是朋友,更是團隊核心成員
針對工人黨批評顏金勇"將與總理的友誼作為爭取資源籌碼"的言論,黃循財明確回應:"顏金勇當然是朋友,更是團隊核心成員。"他舉例畢丹星所在的阿裕尼集選區同樣獲得公平資源分配,證明"新加坡不存在因議員黨派差異而區別對待的情況"。
顏金勇補充說明,榜鵝因獨特的地理環境需要更多有蓋走廊,"這不是因為我個人關係,而是選區特性使然"。他承諾將親自負責北岸新區建設,解決包括組屋工藝瑕疵、手機信號差乃至野猴擾民等系列問題。

國務資政李顯龍更直斥工人黨論調"荒謬":
"如果團隊組成不重要,何須費心選拔人才?"他批評反對黨對顏金勇的人身攻擊"違背新加坡政治倫理"。這種攻擊個別候選人的做法是惡劣的,無論是否在選舉期間,新加坡政壇都不應該出現這樣的行為。
他呼籲新加坡人看清這一點,並投票支持那些能夠代表他們利益並帶領他們向前發展的政黨。
戰略要地的歷史性意義
榜鵝集選區對人民行動黨和工人黨來說都是必爭之地。
一、人民行動黨:失守榜鵝的沉重代價 對於執政的人民行動黨而言,榜鵝集選區的得失絕非僅關乎四個國會議席。副總理兼貿易工業部長顏金勇領軍的團隊中,還包括一名高級政務部長孫雪玲和一名政務部長,這兩位副部級官員的去留同樣關鍵。 若榜鵝失守,人民行動黨將同時失去一位副總理和兩名副部長,其政治衝擊力可與2011年阿裕尼集選區的慘敗相提並論。

當年,外交部長楊榮文、總理公署部長兼交通部、財政部第二部長陳惠華等多位重量級人物落選,給人民行動黨帶來了巨大的震動。 此次榜鵝之戰,人民行動黨若重蹈覆轍,不僅會削弱內閣的領導力量,還可能引發黨內士氣的波動,對政府未來的政策推行和國家治理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二、工人黨:東北部「反對黨走廊」的雛形
對最大反對黨工人黨來說,榜鵝集選區的勝利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工人黨在東北部的後港和阿裕尼集選區已經根基深厚,若此次拿下榜鵝,東北部的選區將連成一片,形成一條「反對黨走廊」。
這種地理上的連貫性將使工人黨在資源調配、政策倡議和民眾動員等方面更具優勢,能夠更有效地整合力量,提升反對黨的整體影響力。
這種戰略布局的成功,不僅將增強工人黨在國會中的話語權,還可能為未來進一步拓展政治版圖奠定堅實基礎,推動新加坡政治格局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三、得票率突破60%:兩黨制雛形加速形成
若工人黨在榜鵝集選區的得票率突破60%,這將是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勝利。高得票率不僅表明工人黨在該選區獲得了壓倒性的支持,還可能激發選民對工人黨的信心和期待,吸引更多選民在未來的選舉中支持工人黨。

一旦工人黨在多個選區取得類似的成績,其在國會中的席位比例將顯著提升,甚至可能達到足以阻止政府修憲的程度。這將使新加坡的政治格局逐漸向兩黨制靠攏,形成人民行動黨和工人黨相互制衡的局面。
這種兩黨制的雛形若加速形成,將對新加坡的政治生態產生深遠影響,改變長期以來人民行動黨主導的政治格局,開啟一個更加多元化和競爭性的政治新時代。
選民陷入深度權衡
記者走訪榜鵝組屋區發現,新移民選民普遍面臨抉擇困境。從事IT行業的王先生表示:"顏金勇的經驗確實寶貴,但國會需要更多制衡聲音。"而三代同堂的林太太則擔憂:"關鍵時刻不能沒有資深部長護航。"
隨著投票日臨近,兩黨在最後衝刺階段各顯其能:行動黨強調國家領導連續性,工人黨則聚焦民生改善訴求。這場關乎4個國會議席的戰役,其結果可能成為新加坡政治發展的分水嶺。
選戰進入最後48小時,局勢仍存變數。在這關鍵階段,任何突發情況都可能影響選情走向。讓我們持續關注這場政治博弈的最終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