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屆大選都會出現幾個熱詞,如2020年的「成何體統」。
本屆大選的競選期雖然才剛進入下半場,最熱詞彙已經有了眉目,就是「拋棄(abandon)」。
是誰拋棄了誰,誰又被誰拋棄?
第一個提到「拋棄」的,是衛生部長王乙康。
他在4月24日的競選群眾大會上說,新加坡民主黨秘書長徐順全應該向武吉巴督區的選民解釋,為什麼「拋棄」了該選區。
王乙康認為,徐順全從耕耘多年的武吉巴督區轉戰三巴旺西區,因政治計算而換選區沒有錯,但應坦白向選民交代。
一時之間,「拋棄」一詞熱了起來,讓本屆大選更換選區的候選人頓時成了「負心漢」。
民主黨主席淡馬亞在4月25日的競選集會上反駁這點時,點名從蔡厝港調到榜鵝的副總理顏金勇,以及從馬林百列調到蔡厝港取代前者的人力部長陳詩龍,指他們同樣「拋棄」了原選區的選民。
對此,陳詩龍的回應是:
「我不認為我拋棄了馬林百列,我們在那裡沒有對手,沒有對手,沒有對手。看吧,我說了三遍。」
陳詩龍或許是很想撇開「拋棄」這個標籤,才會「重要的話說三遍」吧?
如果候選人在兩屆大選之間轉戰其他選區就算是「拋棄」,那本屆競逐淡濱尼集選區的阿裕尼集選區原議員、工人黨副主席費沙也算是「負心漢」之一。
他在4月26日的競選群眾大會上感謝加基武吉居民14年來幫助他「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一度哽咽,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還走上前去拍拍他的背部,表示安慰。

工人黨副主席費沙(右)感謝加基武吉選民時一度哽咽,秘書長畢丹星(左)上前安慰。(海峽時報)
費沙隨後感謝了加基武吉區的義工和市鎮會職員,但接著便是這句:
「現在,讓我向你們立下承諾和誓言——淡濱尼集選區的居民們!」
兩分鐘前熱淚盈眶,兩分鐘後信誓旦旦,速度之快令人佩服。
但說實話,這不是費沙」負心薄倖「的表現,而是新加坡政壇目前政治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結果。
即使某位候選人曾經深耕某個選區,在那裡建立了相當的名望,任何政黨為了增加勝算,還是可能將他調派到不同選區競選,上述幾位都是例子。
打從從政到引退都」從一而終「,服務一個選區的議員當然不是沒有。
本屆大選引退的議員當中,除了僅服務一屆的議員之外,政治生涯中只服務同一區的就包括國防部長黃永宏、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原三巴旺集選區議員林偉傑和原波東巴西單選區議員司徒宇斌等。
其中,司徒宇斌還當得起「痴心情長劍」的稱號,在波東巴西一連兩屆敗選後,才在2011年得嘗夙願,當選該區議員,直至本屆大選才引退。

司徒宇斌在2001年和2006年角逐波東巴西區都落敗,直到2011年才當選該區議員,也在接下來兩屆大選中成功連任。(國會直播視頻截圖)
這裡也不得不提新加坡前進黨主席陳清木醫生,他曾以人民行動黨議員的身份服務亞逸拉惹區長達26年,即使該區現在已併入西海岸-裕廊西集選區,剛慶祝85歲生日的他仍召集另外四名候選人捨命陪君子,可說對亞逸拉惹區「此情不渝」。
「從一而終」的議員早期當然更多,尤其是跟陳清木同一時期擔任國會議員的政壇前輩,但當年的政治競爭遠沒有今天激烈,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布局從70年代到80年代末都不太需要。
王乙康26日接受媒體訪問時重申,徐順全因政治計算易地而戰並沒有錯,但應坦白向選民交代,而不是說這麼做都是為了選民。
因政治計算易地而戰看來的確是目前的一個趨勢。所以,候選人「移情別戀」實屬無奈,能從一而終除了要看運氣,也要看個別候選人的斤兩——別忘了,候選人若不是被視為有能力左右選情,也未必會被調派到其他選區。
作為選民的我們,還是趁早習慣這些「花心蘿蔔」會屢屢「變心」好了,沒期望就不會失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