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只有上海九分之一大,军队仅7万人,怎么维持55年独立

2020年07月30日   •   2万次阅读

若论世界上哪个国家生存条件最为险恶?新加坡纵然当不了第一,也出不了前三。

新加坡地处世界上政治形势最复杂的马六甲海峡,面积仅有上海的九分之一(约724平方公里),军队仅7万多人。更要命的是,新加坡的自然资源不足以维持自己的生存,粮食不能自给,没有矿产,连淡水都要从邻国马来西亚进口。

那么,这个弹丸小国,又是如何生存至今呢?

一、全世界生存条件最为恶劣的国家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西南出口,是由一系列小岛组成的超级小国。总面积约724平方公里,人口约570万人。

该国于1965年独立,前身是英国的殖民地,二战时又被日本殖民统治过。

为什么新加坡一生存条件恶劣呢?并不完全因为它小。若论小,欧洲有很多比新加坡还小的国家,比如梵蒂冈,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完全被意大利包围,但全世界没人觉得梵蒂冈有什么危机。

新加坡环境之恶劣有这么几个方面:

其一,自然条件极差。粮食、矿产、经济作物、淡水等生存物质资料,新加坡统统付之阙如,所有物资都信赖于进口。新加坡人自嘲,我们只有空气能自给自足。

其二,经济结构极差。几乎全靠转口贸易和金融。所谓转口贸易,跟我们认为的进出口贸易完全不同,新加坡贸易的商品,自己无法生产,都要先从别国进口,再卖给其他国家。

这种经济模式完全看别国脸色,具有相当大的不稳定性。

其三,政治环境恶劣。这与马六甲海峡的独特地缘环境有巨大关系。这片窄窄的海峡,是联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也是东亚国家的能源咽喉。美国、日本、中国、印度、俄罗斯(包括之前的苏联)等区内区外大国,都对马六甲海峡有着强大利益需求,多重势力的交叠,使新加坡无力决定自己的命运。

其四,缺乏凝聚力。新加坡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城市国家。国内人口共分三大族群:华人、印度人、马来人,其中华人占75%,占绝对优势地位。但该国为了刻意淡化中国影子,在语言、文化上都突出英国、马来西亚的影响。这导致了没有一个能够团结绝大多数人的民族文化旗帜。这一点,在后面的“讲华语运动”中还会提及。

二、政治高人李光耀

李光耀祖籍中国广东梅州,但他从小在新加坡长大,又在英国殖民时代全面接受了英式精英教育,所以他在精神上是个标准的英国人。

他自己也一直维持着这个人设,不管到哪个国家出访,都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语。即使是1976年访问中国,在全部公开场合都说英语,并且在正式文件上签名,也写lee kuan yew,而非汉字。

这么做的深意,无非是宣示全面靠拢西方。因为当时世界几乎呈现一边倒的局面。

李光耀虽然只执掌著一个弹丸小国,但他的眼光一直非常高远。

他深知新加坡靠自身实力绝对无法与其他国家对抗,只能依靠独特的地缘优势,在大国博弈与抗衡中生存。

他的诀窍说穿了只有两个字,平衡。

英国从东南亚撤回驻军后,以往完全靠英军保护的新加坡顿时失去了安全感。李光耀立刻把眼光投向了美国,改变了之前看不起美国暴发户嘴脸的口径,迅速与美国缔结紧密的外交关系。

日本和美国一条线,新加坡也和日本捐弃前嫌,在贸易上成了亲密伙伴。

但李光耀又鲜明地认识到,不能让美日势力在新加坡独大,否则新加坡就会被绑到美国战车上,成为任人宰割的新型殖民国家。

当时和美国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是苏联,李光耀恰到好处地迎合苏联想进军印度洋的战略,与苏联也建立了外交关系。美国虽然对新加坡这副嘴脸颇感不快,但也不敢公开撕破脸。

后来苏联支持越南独霸中南半岛,李光耀产生深深恐惧,怕苏联魔爪要来独吞东南亚、新加坡,于是又刻意引入中国,与中国保持了不建交但常互访的外交关系。

中国是离新加坡最近的大国,新加坡为了平衡域内势力,新加坡又和印度结好。

这样一看,远有美、日,近有中印,新加坡无论哪方都不过分靠拢,也不过分疏远,终于营造出一个相对平衡、平稳的发展局面,从而制造了亚洲四小龙奇迹。

正如西方世界对新加坡评价的那样,新加坡是世界大国海洋中的一条关键小鱼。

三、打回原形的平衡外交

李光耀的政治巅峰期,其国际地位完全不逊色于世界大国领袖。美国总统、苏联最高领导人、东南亚诸国领袖、日本首相,都经常与李光耀来往,向他咨询他对世界局势的看法,甚至征求他对东南亚局势的看法。

比如60年代末尼克森困于越战泥潭,他就曾向李光耀谈起东南亚政策,李光耀一度劝他不要完全放弃希望,可以借鉴韩国模式,在越南留下3到5万的兵力,维持南北均势。

平心而论,这可以使美国保持一定在东南亚的存在感。但当时美国国内反战情绪异常强烈,尼克森不能无视民意强行保持驻军,最后也没有采纳这一建议。

当然,李光耀这个建议也是有私心的。他想借助美军在越南的存在,对其也能提供一定庇护,以防苏联南下。

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我们也应看到,那种靠纵横捭阂、借助外力生存的模式,其本质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新加坡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劣势。

从1979年李光耀提倡的“讲华语运动”就能看出。

新加坡之前为了凸显英国治理体系的色彩,一直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各族群日常生活用什么语言不管。

但到了70年代末,出于发展经济、与中国市场融合的考虑,不得不大力提倡华人国民讲标准华语,也就是与普通话相近的汉语北方官话。这个活动一兴起,就立即与华人族群深刻的民族文化认同形成巨大响应,新加坡社会讲华语用华语成为热潮。一些政要和商人都在公开场合使用华语。

其实这很好理解,经济是一个方面,人们的文化需求也不可忽略,毕竟谁都讲究文化归属,不是你新加坡政府强制就能改变的。

讲华语运动一直到现在还在延续,只不过已经成为新加坡华人的生活日常惯例,不再具有政治运动的色彩。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加坡所谓的平衡主义,其实根本上是行不通的,你越是想抛掉东亚大国的影响,越是强化了你文化上的归属意义。

近些年,新加坡在国际外交领域的地位越来越低,美国亚太再平衡、印太战略中,马六甲海峡的政治经济作用越来越低,被其外围的印度、澳大利亚逐渐分割。而东亚大国方面,一旦巴铁的港口完工,或者泰国半岛上的克拉运河开通,地势复杂、海路迂回的马六甲海峡将彻底失去国际咽喉的地位,而新加坡地位的降低,将是无可避免之势。

李显龙这些年在国际上空作高呼而无人回应,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所谓平衡外交,当别人都不再拿你当回事,你也只能回归小河沟里的皮皮虾命运。

而真正的悲剧是,皮皮虾始终拒绝承认自己虾,非要当一根香蕉,那就真的没人能救你了。

发帖时间: 新加坡新闻

新加坡人最爱去的5大湿巴刹!没想到第一名竟然是这里
2025年01月11日   •   14万次阅读
新年将至,2025年物价还在涨!但这些东西竟比中国还便宜!
2025年01月11日   •   7万次阅读
“2025年我居然在网上只花100万买下一套新加坡公寓”
2025年01月08日   •   6万次阅读
外籍人员在新加坡生孩子,可以直接入新加坡籍吗?
2025年01月08日   •   3万次阅读
一大波人移民新加坡后,后悔了!“因为这些事,我申请恢复了中国国籍...”
2025年01月13日   •   3万次阅读
没有最奢侈只有更奢侈 这几位政坛女性的收藏超乎你的想象
2025年01月10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租房风波!女租客控诉被房东打,揪头发、推人、打头?!
2025年01月11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过年终于没人吐槽了!蛇年花灯萌到犯规
2025年01月08日   •   1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过年,这些必备年货一定要安排
2025年01月07日   •   1万次阅读
紧急!新加坡OCBC银行批量关户!附最佳应对方案
2025年01月09日   •   1万次阅读
演员王星已获救并与女友相见!新加坡将推出防诈骗保障法,反诈知识了解多少?
2025年01月09日   •   1万次阅读
肉干业者为降低成本使出浑身解数 似乎暗示一个现象
2025年01月09日   •   1万次阅读
全长36公里!新加坡西部可徒步到东北海岸!一路上全是网红打卡点
2025年01月07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2024财年盈余将超60亿,拿到PR身份后,有哪些好处?
2025年01月11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单身人口占比排亚洲第三 为何他们一直单着?
2025年01月11日   •   9405次阅读
今年起,公积金迎来重大调整!55岁特别户头将被关闭!
2025年01月11日   •   8721次阅读
曾为新加坡副总理“开脑”,师从李光耀之女,这位神经外科医生是谁?
2025年01月13日   •   8550次阅读
柔新经济特区来了 这一行业最有可能“走出去”
2025年01月11日   •   8379次阅读
新加坡鱼尾狮要“放假”了!要打卡的别跑空
2025年01月09日   •   8037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线延长,西北部居民前往市中心更快了
2025年01月09日   •   8037次阅读
财政预算案年年有糖果 今年将更“蛇”得给、特别甜?
2025年01月09日   •   7866次阅读
新加坡逛超市必备指南,你知道应该怎么挑选柑橘吗?
2025年01月08日   •   6669次阅读
“身份证号码不应用于验证身份” 背后的逻辑大家搞明白吗?
2025年01月10日   •   6669次阅读
孩子闹矛盾,大人却出手打耳光?!新加坡商场暴力冲突引热议!
2025年01月09日   •   649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