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新加坡以后,才知道这里的年味这么“俗”

2021年02月13日   •   1万次阅读

又要在新加坡过年了,这将是我在新加坡过的第三个年。在我们老家,在哪里过年可是一件大事,记得前年我第一次在新加坡过年,过去报社的同事刘精源先生还给我写过一首诗:"岳家巷陌接星洲,学海通津任漫游。北望南洋春汛早,狮城正好看潮头。"精源先生胸有丘壑,应该是想借题发挥,因为吾乡再怎么看重,我这件事也不值得他专题赋诗。待我翌年再来,新冠接踵,天地变色,到处闭关锁国,只得就地过年。去年除夕,人在星岛,江城消息不时传来,同学、学生和故旧亦有中招,听春晚成龙唱"问我国家哪像染病",竟停杯投箸不能食,躲在一边哭了一场。今年春晚可能不会闹了吧,不管是在哪里,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华人们的这个年都肯定要过得别有一番滋味了。

新加坡抗疫政策相对柔和,社区未隔离,企业不停工,学校不停课,社会活动受限制较少,民众生活受影响较小,而死亡率特低,颇得全世界关注和好评。即便如此,新加坡今年的年还是会有一些限制,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每个家庭一天最多只能接待八名访客,拜年也尽可能只拜访两户人家。新加坡人拜年不送什么礼物,就送两个橘子,代表送吉祥。其实也不是送,而是换,你送两个给人家,临走人家回送你两个,礼尚往来,互道祝福。

新加坡人有个很重要的年俗叫捞鱼生,席间有一道用鱼肉和各种蔬菜配料制作的凉菜,吃的时候由一个人发号施令,大家就一起用筷子将盘子中的各式材料高高夹起,一边夹一边用广东话大喊"捞起!捞起!捞到风生水起,一年好过一年!"我参加过几次这样的饭局,但一次都没捞过,光顾拍照了。据说这是正月初七必吃的一道菜,这天又称作"人日",女娲造了万物,在第七天造了人类,这与《旧约·创世纪》里的记述大同小异。人们就在正月初七这天,用七种菜做成"七彩菜羹",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捞鱼生。可是今年,新加坡规定,捞鱼生时必须戴口罩,而且只能静静地捞,不可能搞得那么语笑喧呼了。

不过我参加的捞鱼生饭局,好像并不限于这一天,记得一次年夜饭就捞过。新加坡人的年夜饭,大都在餐馆吃。我曾经跟着《新加坡眼》的采编团队去天天渔港试菜,这家餐馆最便宜的一桌688元,最贵的6888元。我说的可是新币,折算成人民币要再乘以五。疫情肆虐,游客渐稀,新加坡很多餐馆生意清淡,但愿春节能够帮他们补充一点元气。

新加坡人过年还爱发红包,数额不大,一般也就十元左右,图个吉利,没有压力和负担。不过红包里的钱必须得是崭新的,老板给员工发,大人给小孩发。只要没结婚的就都算未做大人,据说七老八十了还有人给。这种发红包的习俗我老家湖北也有,不过好像只限于给亲朋好友的小孩发,深圳和苏州是公司的老板和高管也给员工发,和新加坡比较相近。前年春节,有客人从北京来,我们去一家叫做莆田的餐馆宴请,居然还收到了餐馆发的红包,记得好像是每人6元新币。

我感觉舞狮子在新加坡特别时兴,特别被看重,好像是新加坡过年的重头戏。我看到过几场舞狮表演,感觉他们水平很高,高得我好奇起来,跟几个新加坡人打听过缘由。原来新加坡本来就叫狮城,几乎每个单位、每个小区过年都要请狮团来表演。他们的表演可不是随意蹦跶几下,而是有障碍、有目标的采青表演。那种难度,没有一定的武功基础,没有一定的审美训练,是难以企及的。他们要越过重重难关,最后取得财宝,也就是一些青色的菜蔬,才能得到丰厚的红包。舞狮现场往往人头攒动,鼓声跟着狮子的节奏,或激越,或奔放,或伤感,或悲戚;锣和钹则配合鼓声,轰轰烈烈,喜气蒸腾,宛如看一场大戏。据说新加坡有300多支这种专业狮团,有上万人在这行业效力,形成了一种独有的青阵文化。而这种采青,据说源自清朝,取其谐音"踩清"以明志。新加坡的狮团也是从清朝末年就开始,脉气未断,赓续至今。

其实新加坡过年应该很缺少年味的,有人说过年不下雪就如同吃方便面没有调料包,可新加坡去哪里找雪?他们在炎热的天气过年,有点像澳洲在夏天过圣诞,总让人觉得不那么适愿,何况新加坡过年还只有两天假期,但他们却把年味搞得浓浓的:不管多么高大上的地方,一到腊月就都播放那些老掉牙的咚咚锵锵、恭喜新年的歌曲,你还别嫌弃这些老歌,我总觉得它们特别来气氛。还有他们贴春联,就是发财发财发大财那种,你也别嫌他们没诗意,正是这种俗,最应年景。背街小巷也张灯结彩,到处竖着高大红艳的财神爷,还有很多人扮演财神爷,见人就发一枚巧克力做的金币。最热闹的是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车水一带,那真是打扮得比天上的街市还令人惊艳,卖的年货堆成山,买年货的排成龙,还无论如何都不忘去买几袋香香甜甜的猪肉干,好像没这东西就过不了年!

很多朋友感叹说而今年味越来越淡,其实也不准确,再淡应该也淡不过以前那种"革命化的春节"。而今疫情未退,年味变淡也在所难免;平常年份的淡,指向的应该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失。然而一种社会文化,跟自然生态有点相似,只要不人为破坏,它就会慢慢恢复生机。不过没有一成不变的传统,它总要演化,总要流变,其间的保守与进步,也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新加坡的年就是一个例证。

(感谢诗与歌的旅行公众号授权转载,作者:蔡德林)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7695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011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4617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4446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4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