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去年吸引了135亿新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比前一年的127亿新元增长了6.3%。一旦在未来五年内实施,这些投资承诺预计将创造18700个就业机会,每年为经济增加235亿新元。
展望今年,经济发展局预测投资环境将充满挑战,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将带来重大不利因素。此外,在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摩擦的推动下,保护主义政策将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董事会于周四(2月6日)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美国最近的一些贸易政策将如何影响新加坡,是发布年度报告的新闻发布会的重点。
美国于今年1月宣布收紧人工智能(AI)芯片和技术出口政策,而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或修改这一政策,这被认为可能会影响当地半导体领域的发展。对此,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方章文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很关心该地区的增长,而经济发展委员会并不太关心半导体行业的出口限制,该行业的前景仍然非常乐观。
关税非推动企业投资决策唯一因素
全至于特朗普提高贸易关税的提议是否会影响对新加坡的投资,方章文认为,现在谈论这些影响还为时过早。公司在做出投资决策时会着眼于中长期,尤其是制造商不会根据一年的波动做出决策。
经发局局长傅美晶补充说,关税并不是推动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她补充说,许多公司都在进行长期投资,他们向海外扩张的原因有很多。这些因素包括海外增长机会、国内激烈的竞争,或寻求稳定和安全的自然灾害环境。“当公司决定建造半导体工厂时,他们会问我们:新加坡容易发生地震吗?我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有多强?这些都是我们现在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去年过半固定资产投资来自电子业

去年,在各个领域中,电子行业吸引的资金最多,固定资产投资76.65亿元,占57%。二是生物制药,吸引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占16.5%;第三位是总部和专业服务,投资12.8亿元,占8.4%。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公司对设施、设备和机械的投资,如建设工厂或数据中心。
一旦实施,这些投资项目创造的近三分之二的就业岗位的月薪总额将超过5000元。这些工作涉及服务业、制造业、研发和创新。去年投资项目的年度总业务支出(TBE)为84亿美元,比前一年的89亿元下降了5.6%。它们每年为经济增加235亿元,比2023年的267亿元减少12%。
源自美国投资占比增 中国投资占比减
美国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来源,占55.5%,高于上一年的51.9%。第二位,欧洲占24.8%,与上年持平。新加坡公司的国内投资排名第三,占11.6%。日本和中国分别占3.5%和2.5%。
来自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份额逐年下降,从去年的2.5%降至2023年的2.9%,而2022年为8.5%。根据产品的性质、成本因素或当地资源,一些投资来源国在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或不适当。
方章文说,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原因有很多,选择在哪里发展取决于需要。例如,在新加坡,他们可以与国际参与者、客户、供应商等建立联系,并可以在这里设立总部或国际总部。但如果你需要一家拥有数千名员工的工厂,他们中的许多人会去该地区的其他地方。
继续得益于亚洲增长顺风
展望未来,该行预计新加坡将继续受益于亚洲经济增长的顺风。到2030年,亚洲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预计将从目前的近50%上升到约60%。与去年不同,该局没有对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趋势做出预测。
方章文在早些时候发布年度报告时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吸引能够确保新加坡在全球价值链中保持关键地位、发挥其优势并在未来与全球经济保持相关性的活动。”。当局也热衷于抓住快速增长的行业和具有高增长潜力的领域的机会。潜在领域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其中包括半导体、生物制药、医疗技术、特种化学品、航空航天和数字技术,以及精密医学、人工智能和可持续产品和服务等新兴领域。

*部分段落或图片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