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管局反洗黑钱司司长唐菱霙。(图:陆佳丽)
最新的洗黑钱国家风险评估报告显示,本地主要的洗黑钱威胁来自诈骗罪行,尤其是网络骗局。
内政部、财政部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表联合文告表示,这些诈骗案一般是由以外国为基地的犯罪集团主导。其他洗钱风险包括有组织犯罪、贪污、贸易和税务相关罪行。
这项风险评估报告综合了商业事务局可疑交易报告办事处和本地监管及执法机构的观察,以及私人企业和外国当局提供的反馈。
另外,报告指出,主要的威胁和国际上出现的洗钱案类型一致。最常见的洗钱手法包括把赃款转入本地银行户头或通过本地银行户头将账款转到国外。
当局也发现,不法分子滥用合法法人例如空壳公司转入赃款,以及将赃款用来购买房产和宝石及贵金属。
在这同时,银行领域包括财富管理业务,对本地构成最大的洗钱风险威胁。银行在金融体系内处理大笔交易和服务高风险客户,所以更容易被不法之徒滥用。
在指定非金融企业与专业人士领域方面,企业服务供应商有较高洗钱风险,因为它们提供收购公司等服务。其他较高风险领域包括房地产、持牌信托公司、赌场和宝石及金属领域。
金融领域方面,数码付款代币服务供应商构成较高风险,涉及这类服务商的举报个案有所增加。
金管局反洗黑钱司司长唐菱霙谈到这项报告的意义。
“此类的风险评估除了能让有关当局更好地识别和了解我国的洗黑钱风险,也有助于有效地分配资源,实施与风险相配的控制措施,以最大的限度提高有效性。金融机构和指定非金融企业也应该参考这份报告,评估他们面对的风险和确保控制措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