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都要“贴标签” 营养等级会影响你的选择吗?

如今本地的预制饮料都得贴上营养等级标签,而到了年底,现制饮料也得这么做。如果你发现想喝的饮料得了个D的“差评”,你会克制住嘴馋吗?营养等级对于人们的选择是否有影响?
《8视界新闻网》在社交平台Instagram和Telegram上进行的小调查显示,通过Instagram回应的网民有多达63%表示会受影响,Telegram的反应则只有微差。
接受《8视界新闻网》街头采访的民众普遍认为,营养等级标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选择,但想喝的话,他们还是会喝。
21岁的祖安每天都会喝一种饮料,她就说:“应该会(受影响)吧,但不会太大,因为如果我想喝的话,我还是会去喝的,只是我会限制自己(不要那么常喝)。”
27岁的爱薇也说:“至少我会知道我在喝多少糖,但应该不会说B级我就喝,D级我就不喝。”
营养等级其实不仅将饮料的糖分纳入考量,饱和脂肪含量也会影响评级。像是无糖无奶的无糖咖啡乌也仅列B级。
根据规定,C级和D级的饮料必须有所备注,A级或B级则可由商家选择是否列明。拥有较健康选择标签(Healthier Choice Symbol)或在较健康餐饮计划(Healthier Dining Programme)下的饮料,都拥有A级或B级。
公众对常见饮料的营养等级知多少?营养等级标签对他们的饮料选择又起着什么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