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都要「貼標籤」 營養等級會影響你的選擇嗎?

如今本地的預製飲料都得貼上營養等級標籤,而到了年底,現制飲料也得這麼做。如果你發現想喝的飲料得了個D的「差評」,你會克制住嘴饞嗎?營養等級對於人們的選擇是否有影響?
《8視界新聞網》在社交平台Instagram和Telegram上進行的小調查顯示,通過Instagram回應的網民有多達63%表示會受影響,Telegram的反應則只有微差。
接受《8視界新聞網》街頭採訪的民眾普遍認為,營養等級標籤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的選擇,但想喝的話,他們還是會喝。
21歲的祖安每天都會喝一種飲料,她就說:「應該會(受影響)吧,但不會太大,因為如果我想喝的話,我還是會去喝的,只是我會限制自己(不要那麼常喝)。」
27歲的愛薇也說:「至少我會知道我在喝多少糖,但應該不會說B級我就喝,D級我就不喝。」
營養等級其實不僅將飲料的糖分納入考量,飽和脂肪含量也會影響評級。像是無糖無奶的無糖咖啡烏也僅列B級。
根據規定,C級和D級的飲料必須有所備註,A級或B級則可由商家選擇是否列明。擁有較健康選擇標籤(Healthier Choice Symbol)或在較健康餐飲計劃(Healthier Dining Programme)下的飲料,都擁有A級或B級。
公眾對常見飲料的營養等級知多少?營養等級標籤對他們的飲料選擇又起著什麼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