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建筑业的投诉增加,特别是一些面临倒闭、财务困难或正在进行清算的建筑公司。 (取自联合早报)
(新加坡讯)边境去年重开后经济活动蓬勃,更多外籍雇员回流新加坡,让2022年整体雇员对雇主的就业投诉比率,微幅上升至每1000人中有1.97人,但这数据仍比冠病疫情前低。
超过85%的投诉与拖欠薪金有关,新加坡劳资政介入协助后,成功为遭拖欠薪水者,追讨回1200万新元的款项。
《联合早报》报导,新加坡人力部和劳资政纠纷调解联盟(简称TADM)发布《2022年雇佣标准报告》报告,显示人力部和TADM去年共接获7140起涉及就业索偿和上诉的投报,当中6123起是投诉雇主拖欠薪金,946起指遭不当解雇,剩余的是其他投诉。
新加坡雇员和外籍雇员的投诉比率,分别占57%和43%。报告指出,整体投诉增加,主要是因为更多新加坡和外籍雇员,投诉雇主拖欠薪金。
去年每1000名雇员中,就有1.68人遭欠薪,比2021年的1.43人来得高,但比2019年疫前的2.68人低。
雇主没按时出粮的理由,是生意失败或面对财务困难。至于拖欠时间,新加坡雇员的中位数为一个月,外籍雇员则是两个月。
与新加坡雇员比较,外籍雇员遭拖欠薪金的情况较常见,每1000人中,就有2.53人投诉。
这主要是来自建筑业的投诉增加,特别是一些面临倒闭、财务困难或正在进行清算的建筑公司,遭集体索赔。
九成追讨拖欠工资的案件,能在两个月内解决。

2022年整体雇员对雇主的就业投诉比率,微幅上升至每1000人中有1.97人。 (取自联合早报)
协助93%投诉者索回薪金
去年TADM和雇佣纠纷索偿庭(简称ECT),成功协助93%的投诉者,全额索回他们应得的薪金。
4%的人通过不同管道,如保证金、主要承包商、短期救助基金、外籍劳工援助基金等,取得部分工资。
剩余3%的投诉者分文不得,他们大多数是较高收入者。
无法全额偿还欠薪的雇主,人力部会冻吉他们申请外籍雇员工作证件的资格。
另外,去年指雇主不正当解雇的投诉,比率从2021年的每1000人中有0.27人,微降至0.26人。
TADM能在两个月内,解决84%的投诉。所有不正当解雇的投诉中,25%确有其事,其余75%无事实根据,大多是雇主与雇员对工作表现看法不一,或在沟通上产生误会所致。
经调查后发现,这些遭投诉的雇主已履行合约,或终止雇佣合约的法定义务。
因不当解雇员工,雇主已赔偿的数额,达129万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