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司开发的ChatGPT去年11月推出后,成为热点话题。调查发现,有近九成美国大学生使用 ChatGPT 写作业。受访的本地教育工作者认为,禁止学生使用是不切实际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去探索这个新工具。
多国学校禁止使用ChatGPT
美国公司OpenAI开发的ChatGPT去年11月推出后,成为热点话题。用户只要输入问题和提示,系统就能集合数据,生成文本。美国、法国与澳大利亚等地有学府已禁止学生使用。
在线课程供应商 Study.com 向 1000 名 18 岁以上的学生中发起一项调查,询问了他们在课堂上使用 ChatGPT 的情况,其中有将近 90% 的学生在家里用 ChatGPT 做作业。

来源:chatgpt
今年年初,拥有全美最大公立学校系统的纽约市,正式颁布了“ChatGPT禁令”。此外,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学校也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纽约市教育局发言人Jenna Lyle表示,虽然ChatGPT可以提供快速和简单的问题答案,但它不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对于学术和终身成功来说至关重要。
新加坡教授:不应禁用
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梁永立副教授表示,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无济于事,抄袭是学校一向来面对的问题,总有学生尝试作弊。他认为ChatGPT就好比谷歌搜索的进化,学生同样可以利用谷歌搜索,抄袭内容,ChatGPT只是把过程变得更方便。
他说:“ChatGPT是相当神奇的工具,但我觉得它是一种进化,而非变革。它是一个新工具,可善用,也会被滥用,但我觉得它的利多于弊。会作弊的人就会作弊,但最终吃亏的会是他们。精通技能是须下苦功的,只会依赖科技代做作业,不懂得如何学习的学生是无法达到精通的水平。”

来源:NUS
新跃社科大学持续与专业教育中心主任关冲副教授指出,尽管人工智能语文系统可以写出像样的文章和代码,但在一些针对性的学科运用上,表现较弱,例如:分析实际的案例、批判性思考能力不足,也难做出有逻辑的联系。
她说:“人工智能在理解情境与解读复杂概念的能力有限,也可能提供不准确或带有偏见的内容。测试应更着重在考验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重要的实际技能。”
法律专家:未来或须立法
新加坡的法律专家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创作的原创性和学术诚信等概念在未来有可能受到挑战,到时或得检讨现有法律是否足以保障并监管人工智能生成品。
立杰律师事务所(Rajah & Tann Singapore LLP)知识产权、体育和博彩业务部主管刘国敬律师指出,在创作过程中,由人工智能产出的成品与应用等预计会增加,人工会相应减少。对原创性、作者和学术诚信的定义与概念有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被挑战。

来源:today
他针对ChatGPT这类工具对版权处理的挑战时指出,确定版权拥有人是关键。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是否能享有版权保护,若可以,谁应拥有版权?版权向来是提供给人们的创作,人工智能不是人类。至于有人工参与,靠人工智能辅助的成品,须有人在创作过程中进行思考与开发的工作,产品才能享有版权。可能的人选是编程者,以及使用人工智能系统产出成品的人。
德尊律师事务所(Drew & Napier)知识产权和争议解决部门董事许君宁律师也指出,新加坡司法的立场是支持科技与创新工作,鼓励人工智能的发展。2021年新的版权法允许作品在计算数据分析工作中被使用。版权拥有人因此不能告开发者例如OpenAI,侵犯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