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司開發的ChatGPT去年11月推出後,成為熱點話題。調查發現,有近九成美國大學生使用 ChatGPT 寫作業。受訪的本地教育工作者認為,禁止學生使用是不切實際的,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去探索這個新工具。
多國學校禁止使用ChatGPT
美國公司OpenAI開發的ChatGPT去年11月推出後,成為熱點話題。用戶只要輸入問題和提示,系統就能集合數據,生成文本。美國、法國與澳大利亞等地有學府已禁止學生使用。
在線課程供應商 Study.com 向 1000 名 18 歲以上的學生中發起一項調查,詢問了他們在課堂上使用 ChatGPT 的情況,其中有將近 90% 的學生在家裡用 ChatGPT 做作業。

來源:chatgpt
今年年初,擁有全美最大公立學校系統的紐約市,正式頒布了「ChatGPT禁令」。此外,法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學校也禁止學生使用ChatGPT。紐約市教育局發言人Jenna Lyle表示,雖然ChatGPT可以提供快速和簡單的問題答案,但它不能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對於學術和終身成功來說至關重要。
新加坡教授:不應禁用
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學院梁永立副教授表示,禁止學生使用ChatGPT無濟於事,抄襲是學校一向來面對的問題,總有學生嘗試作弊。他認為ChatGPT就好比谷歌搜索的進化,學生同樣可以利用谷歌搜索,抄襲內容,ChatGPT只是把過程變得更方便。
他說:「ChatGPT是相當神奇的工具,但我覺得它是一種進化,而非變革。它是一個新工具,可善用,也會被濫用,但我覺得它的利多於弊。會作弊的人就會作弊,但最終吃虧的會是他們。精通技能是須下苦功的,只會依賴科技代做作業,不懂得如何學習的學生是無法達到精通的水平。」

來源:NUS
新躍社科大學持續與專業教育中心主任關沖副教授指出,儘管人工智慧語文系統可以寫出像樣的文章和代碼,但在一些針對性的學科運用上,表現較弱,例如:分析實際的案例、批判性思考能力不足,也難做出有邏輯的聯繫。
她說:「人工智慧在理解情境與解讀複雜概念的能力有限,也可能提供不準確或帶有偏見的內容。測試應更著重在考驗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重要的實際技能。」
法律專家:未來或須立法
新加坡的法律專家認為,隨著人工智慧技術不斷發展,創作的原創性和學術誠信等概念在未來有可能受到挑戰,到時或得檢討現有法律是否足以保障並監管人工智慧生成品。
立傑律師事務所(Rajah & Tann Singapore LLP)智慧財產權、體育和博彩業務部主管劉國敬律師指出,在創作過程中,由人工智慧產出的成品與應用等預計會增加,人工會相應減少。對原創性、作者和學術誠信的定義與概念有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被挑戰。

來源:today
他針對ChatGPT這類工具對版權處理的挑戰時指出,確定版權擁有人是關鍵。人工智慧生成的內容是否能享有版權保護,若可以,誰應擁有版權?版權向來是提供給人們的創作,人工智慧不是人類。至於有人工參與,靠人工智慧輔助的成品,須有人在創作過程中進行思考與開發的工作,產品才能享有版權。可能的人選是編程者,以及使用人工智慧系統產出成品的人。
德尊律師事務所(Drew & Napier)智慧財產權和爭議解決部門董事許君寧律師也指出,新加坡司法的立場是支持科技與創新工作,鼓勵人工智慧的發展。2021年新的版權法允許作品在計算數據分析工作中被使用。版權擁有人因此不能告開發者例如OpenAI,侵犯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