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人给人过去的印象是,有当年“下南洋”的拼劲,保留了很多福建人的勤奋。不过最近的一个“世界各国人民摸鱼排行榜”,新加坡人居然榜上有名。
摸鱼:代表上班的时候偷懒,假装在忙碌。
8月13日,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援引一项近期调查称,一些亚洲国家的员工花在“表现性工作”上的时间最多。
“表现性工作”是指,此类工作包括“花大量时间参加‘团队呈现成就’的会议”,而不是去做决定或解决问题。换句话说,他们只是“看起来很忙”,而不是做真正有成效的工作。
调查发现,来自印度(43%)、日本(37%)和新加坡(36%)的员工表示,他们在“表现性工作”上花费的时间高于32%的全球平均水平。韩国与美国的雇员受访时称,他们只有28%的时间表现得看上去很忙,并列最后一名。

“表现性工作”时间占比排行榜
印度、日本和新加坡的雇员在“实际工作”上花费的时间比例最低,韩国居首(72%),印度垫底(57%)。

“实际工作”时间占比排行榜
调查称,员工热衷于表现得忙碌可能与领导者衡量生产力的方式有关,“领导者很有可能根据可见的活动来判断生产力,而不是关注实际结果”,“这种脱节导致员工试图在领导面前表现好,从而浪费了精力”。
受访的18149名雇员(包括高管)中有坐班雇员,也有居家雇员,还有通勤和远程工作结合的员工。分别来自9个国家,分别为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英国、印度、新加坡、日本和韩国。

根据这项调查,在全球范围内,工作可见度和活动指标(在线时间和发送电子邮件的数量等)被列为领导衡量生产力的首要指标,占比达到27%。
员工可能因此感到压力,从而延长工作时间,尽量立即回复邮件,或出现在每个会议。比如,44%的新加坡受访者称,他们的生产力受到了在会议和电子邮件上“费时太多”的影响。
此外,63%的受访者努力保持在线状态,即使他们并未在干活。
但报告发现,大多数员工并不想如此,他们希望生产力能够被不同的方式衡量,比如通过关键绩效指标、与经理的沟通以及在特定类型工作上花费的时间来进行评估。
大队长也是没有想到,居然新加坡会登上“摸鱼”排行榜,可能这也和现在的职场环境有关,部门及公司也更喜欢至少看起来“更勤快”的员工,这也就导致了打工人们不得不时时刻刻假装忙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