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出门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呢?
但前夜的新加坡可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新加坡乌节路迎来新冠疫情措施放宽后的首个平安夜,甚至还没等到夜幕降临,购物中心外的街道已迎来不少外出庆祝佳节的民众。

图片截取于联合早报网
在克拉码头一带的餐馆与酒吧迎来首个社交聚会人数不受限制的平安夜,餐馆与夜店几乎客满、座无虚席,甚至有的店里还大排长队……
新加坡早在2022年3月29日起,就取消了卖酒和饮酒限制,允许餐馆与酒吧等餐饮业在晚上10时30分后继续售卖酒精。克拉码头一带的多数酒吧也因此将营业时间延长至凌晨2时,有的甚至凌晨4时才打烊。
所以,当你现在来到新加坡克拉码头这一带,食肆和夜店场所的平安夜生意爆满,无论多晚都能看到非常热闹的场景,可以说是节日氛围拉满了。

图片截取于联合早报网
那既然提到了酒吧和夜店场所,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分享新加坡的夜店文化,以及从中衍生出了哪些高薪的岗位,可以供我们选择。
新加坡的酒吧和夜店,主要集中在克拉码头、滨海湾等区域。比如咱们开篇提到的克拉码头,就是新加坡夜生活的核心地带,有众多栉比鳞次的餐厅、酒吧跟夜店。
新加坡的夜店消费相对较高,包括门票、酒水和餐饮等方面。
一些高端夜店的消费更是不菲,虽然其中也有一些相对平价的选择,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人群的需求,但总体来说还是高的。

看到有网友分享说,新加坡真的是戒酒天堂,酒价看得人太肉疼了。这话不假,新加坡的酒类的确卖得很贵,小元在新加坡工作那几年真的很少喝酒,那真金白银花出去,几口就没了,真心是肉疼啊!
那新加坡的酒到底有多贵?这么说吧,一瓶普通的啤酒,以500毫升酒精度4度为例,仅仅进口关税就是10多元人民币,一瓶53度的普通白酒的进口关税超过100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物流仓储等其他费用。
关键这还是在平时,更别说是平安夜、圣诞节这样的节假日里了,那真是想都不敢想。咱们打工人,还是要捂好自己的钱袋子。


更有意思的是,新加坡对酒类进口征的是从量税而不是从价税,即按照酒精度征税,所以一瓶茅台(酒精度53度)和一瓶二锅头(酒精度53度)进口关税差不了太多,这就导致低档白酒在新加坡卖得很贵,但高档白酒像茅台反而价格比国内卖的便宜。
在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上,新加坡价格涨幅最大的是红酒,一瓶售价在40新元以下的红酒,就被认为是捡到大便宜了。
新加坡的葡萄酒,价格起步就是20新元,所有葡萄酒的酒精税均为8新元,再加上一个8%的消费税,这种税收方式,让入门级酒款很难卖得便宜。

这其中除了上面提到的政策因素以外,市场因素和供求关系也负主要责任。新加坡作为亚洲的重要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的葡萄酒和烈酒制造商在此设立销售中心,同时也成为亚太地区的酒类贸易中心。这使得新加坡的酒类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也相应提高。
新加坡市场对高品质的酒类产品需求量大,然而新加坡自身并不生产酒类产品,所有的酒类产品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这使得供应和需求之间存在不平衡,导致了酒类产品的价格升高。

那酒类价格如此高的情况下,在新加坡做一名酒类销售人员如何呢?
酒类销售发展前景如何? 新加坡本就是一个高消费市场,不仅新加坡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愿意为高品质的酒类产品支付较高的价格;而且这几年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的尤其好,作为一个国际化的旅游和商务中心,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务人士,他们对酒类的需求同样也很大。

就拿前天的平安夜来说,食肆和夜店场所的平安夜生意爆满,甚至有业者还是因为人手严重短缺无法应付需求,无奈须限制顾客量甚至暂停营业。
看来,缺人的现象在新加坡的服务业也是越来越严重了,这也难怪新加坡政府在小贩摊位管理方面上有了大动作: ↓↓↓

图片来源于联合早报网
政策主要内容是:从明年开始,持有“长期探访证”或“长期探访附加准证”并获得同意书或预先批准同意书的人,可在小贩中心和巴刹担任摊位助手的工作。
现在,政策刚刚发布估计新加坡当局还在“琢磨”这事,相关的规定和新政策的具体内容后面会陆续公布出来。
酒类销售的薪资水平如何?
在新加坡的酒类销售人员薪资通常是很可观的,新加坡酒吧销售店员的底薪大概在2000-2300新币之间,另外雇主还会提供交通补贴、下班打车费以及酒水销售提成等,咱们主要挣的就是这个提成。
工作时间通常为每周44小时左右、月休6天,超过算加班,但这个只是个大概时间,要看雇主的安排,但你肯定是要接受工作到很晚的,毕竟新加坡这边的政策它摆在这里,谁也改变不了。

这份工作其实比你想象的要辛苦不少,不仅要面对销售压力,还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应对繁忙的工作节奏和多样化的客户需求。但这也是这无可厚非,薪资水平高那相对应的要求也就高一些。
提醒大家,在做这个工作之前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新加坡复杂的酒类销售法规,否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除此之外,你的语言能力也需要达标,在向外国游客介绍酒类产品时,需要用流利的英语清晰准确地表达。

还是那句话,虽然新加坡的华人占比很高,但是大部分还是会用到英语来沟通,你的英语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工作上限,这么说一点都不夸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