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商根据产地与大小,将发财鱼分类。(新明日报图)
(新加坡) 最后一次农历新年卖发财鱼,新加坡圣诺哥渔港将于4月份拆除,正式走入历史。
《新明日报》去年报道 新加坡食品局去年9月底为圣诺哥渔港的拆除工程进行招标。根据招标文件,圣诺哥渔港今年4月将交给负责拆除工作的承包商,工程估计需要13个月,而商贩们最迟得在3月搬迁。
《新明日报》记者前天凌晨4时许走访渔港,只有两摊鱼商营业,现场估计约有两三组顾客。
其中一家鱼行的老板吴伟宾(52岁)受访时表示,大年初一只有两摊营业,主要是卖白肚鱼,俗称发财鱼。“现在是发财鱼季节,发财鱼有膏和卵,现在买是最好吃的。
他表示,除夕晚上捕了超过一吨的渔获,根据产地与大小分类出售。“本地人(新加坡人)才会吃这条鱼,其他国家新年都不吃。我们的顾客至今已少了约50%,现在很多都是老顾客,大年初一大约都是凌晨2时许陆续抵达,早上5时就没人了。”
据了解,今年发财鱼的售价,便宜的大概是一公斤20元左右,比较肥美的发财鱼就大概30元,甚至有些贵达40元。
吴伟宾他透露,这是他们第三次搬迁,早前在实龙岗路上段,后来搬到榜鹅渔港,一直到1997年,才搬来圣诺哥渔港。“若能继续做下去,我们就继续做下去。”
购买发财鱼的顾客卓女士(52岁)受访时指,她每年都会约兄弟姐妹来买,习惯已经延续超过20年。
“我们今天买了超过10公斤的发财鱼和虾,花了超过400元。我们一定会来这里买,大年初一只有这里可以买新鲜鱼。”
对于圣诺哥渔港走入历史,她表示有点不舍,但明年还是会到裕廊渔港购买发财鱼。
顾客刘女士受访时指出,她每次买了渔产,就会立刻回家煮,清蒸后配上蒜头辣椒,吃得不亦乐乎,象征一整年丰收。
有鱼商表示,搬到裕廊后,或会带来新顾客。
吴伟宾表示,搬到裕廊渔港后,一定会面对更多竞争,毕竟有超过100摊鱼商。“但我还是希望新的地方能引来新顾客,能扩展我们的客源。”
另一家鱼行老板叶先生(42岁)受访时则指出,搬迁后忧喜参半,好处是有新顾客,但坏处是担心老顾客不会再光顾自己。
他透露,到圣诺哥渔场买渔产的小贩,多数一般来自北部和中部地区。如今搬到裕廊,距离就变得有点远。
“有一些来自东部的小贩就告诉我说,他们不要再继续来买鱼获开档了,因此打算退休,毕竟罗里的拥车证也很贵,成本有点吃不消。”
吴伟宾也透露,圣诺哥渔场目前有24摊鱼商,但裕廊渔港只会设立20摊。“我们这里24摊,但裕廊只有20个摊位,所有有其中4家只能在裕廊大巴刹做生意。”

刘女士买了发财鱼后清蒸配上蒜头辣椒。(新明日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