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商根據產地與大小,將發財魚分類。(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 最後一次農曆新年賣發財魚,新加坡聖諾哥漁港將於4月份拆除,正式走入歷史。
《新明日報》去年報道 新加坡食品局去年9月底為聖諾哥漁港的拆除工程進行招標。根據招標文件,聖諾哥漁港今年4月將交給負責拆除工作的承包商,工程估計需要13個月,而商販們最遲得在3月搬遷。
《新明日報》記者前天凌晨4時許走訪漁港,只有兩攤魚商營業,現場估計約有兩三組顧客。
其中一家魚行的老闆吳偉賓(52歲)受訪時表示,大年初一隻有兩攤營業,主要是賣白肚魚,俗稱發財魚。「現在是發財魚季節,發財魚有膏和卵,現在買是最好吃的。
他表示,除夕晚上捕了超過一噸的漁獲,根據產地與大小分類出售。「本地人(新加坡人)才會吃這條魚,其他國家新年都不吃。我們的顧客至今已少了約50%,現在很多都是老顧客,大年初一大約都是凌晨2時許陸續抵達,早上5時就沒人了。」
據了解,今年發財魚的售價,便宜的大概是一公斤20元左右,比較肥美的發財魚就大概30元,甚至有些貴達40元。
吳偉賓他透露,這是他們第三次搬遷,早前在實龍崗路上段,後來搬到榜鵝漁港,一直到1997年,才搬來聖諾哥漁港。「若能繼續做下去,我們就繼續做下去。」
購買發財魚的顧客卓女士(52歲)受訪時指,她每年都會約兄弟姐妹來買,習慣已經延續超過20年。
「我們今天買了超過10公斤的發財魚和蝦,花了超過400元。我們一定會來這裡買,大年初一隻有這裡可以買新鮮魚。」
對於聖諾哥漁港走入歷史,她表示有點不舍,但明年還是會到裕廊漁港購買發財魚。
顧客劉女士受訪時指出,她每次買了漁產,就會立刻回家煮,清蒸後配上蒜頭辣椒,吃得不亦樂乎,象徵一整年豐收。
有魚商表示,搬到裕廊後,或會帶來新顧客。
吳偉賓表示,搬到裕廊漁港後,一定會面對更多競爭,畢竟有超過100攤魚商。「但我還是希望新的地方能引來新顧客,能擴展我們的客源。」
另一家魚行老闆葉先生(42歲)受訪時則指出,搬遷後憂喜參半,好處是有新顧客,但壞處是擔心老顧客不會再光顧自己。
他透露,到聖諾哥漁場買漁產的小販,多數一般來自北部和中部地區。如今搬到裕廊,距離就變得有點遠。
「有一些來自東部的小販就告訴我說,他們不要再繼續來買魚獲開檔了,因此打算退休,畢竟羅里的擁車證也很貴,成本有點吃不消。」
吳偉賓也透露,聖諾哥漁場目前有24攤魚商,但裕廊漁港只會設立20攤。「我們這裡24攤,但裕廊只有20個攤位,所有有其中4家只能在裕廊大巴剎做生意。」

劉女士買了發財魚後清蒸配上蒜頭辣椒。(新明日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