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别人笑他,说新加坡人
是世界上生活在
最多条条框框国家里的人
他却自信的回答:
“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们现在所有的繁荣,经济上的发展,都是因为我们去干预相当私人的事情:你的邻居是谁,你怎样生活,你制造的噪音,你怎样吐痰,你在哪里吐痰……要是当时没有那样做,并且有效执行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们。”

4

虽然李光耀接受西方教育
但是他从没有放弃身份认同
李光耀一直主张“亚洲价值”
美国《外交》杂志1994年有段访谈
李光耀坦诚治理新加坡
离不开采用西方的优点
但是他也直言不讳
“我们不想要西方的一切”

比如西方的价值观
李光耀说西方人相信
只要有一个好的政府制度
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
而东方人相信个人离不开家庭
家庭属于家族
家族又延伸到朋友与社会
政府并不能替代家庭的价值
“家庭是久经考验的规范,是建成社会的砖瓦”

李光耀本人身体力行着
这样传统的价值观
”一生只爱一个人“
李光耀和妻子柯玉芝都做到了
一牵手就是一辈子
在生活中两人互相扶持
工作上也彼此尊重
“在她的教导下,他们行为端正、有礼和能够体谅他人,从不因为父亲是总理而仗势欺人。身为律师,她有足够的收入,让我不用为孩子的将来操心。”

两个人的爱情故事羡煞旁人
一度被传为佳话
在柯玉芝去世时的诀别一吻
令全世界动容

李光耀这种对于亚洲家庭价值观的
认可和践行
也间接造就了今天
既现代又传统的新加坡
5

李光耀是个理想主义者
他决心建立一个清廉、高效
为人民谋福利的国家
并不仅仅是流于政治口号

左上图是曾经的国家发展部部长郑章远
是李光耀打天下时的“兄弟”
可是他被人举报
1981年到1982年滥用职权
从房地产开发商捞好处
在提出见李光耀一面被拒绝后
于家中服用过量安眠药自杀
而他忏悔的遗书
则在贪污调查局一楼陈列以警醒后人

而他忏悔的遗书
则在贪污调查局一楼陈列
以警醒后人
“如果要钱,不要参政。你一旦被钱收买,就卖出去你的命运。你的政治命运就完了。你就前功尽弃。”
李光耀曾经这样说
这种眼里容不下沙子的态度
谁说不是理想主义呢?
中国古代诗人杜甫曾经说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竟然也是李光耀的理想

在人口570万的
南洋小岛新加坡
人们实现了“居者有其屋”
寸土寸金的弹丸小岛
住房问题本应该特别严峻才是
在新加坡建国之初是个大问题
甚至是闹起了“房慌”

“居者有其屋”抽签仪式
在人民行动党执政之后
就兑现了对人民大选时的承诺
成立建屋发展局(HDB)
目标非常明确:人人有房住!
自此一栋栋组屋拔地而起
很多人从甘榜(乡村)搬进组屋

70年代之后建设新市镇
组屋越来越成熟了
现在新加坡有80%的人口
居住在政府组屋里面
新加坡人口的拥屋率达到了90%以上
新加坡组屋干净、便利
价格容易负担
年轻人毕业了工作几年
结婚时候小俩口自己就可以买得起
新加坡这个曾经贫穷的小渔村
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公共住房体系

新加坡城市规划之父:刘太格
总设计师刘太格也说过
新加坡组屋提供的是一种
宜居的生活方式
只要人们需要就会一直建下去!
有人甚至夸张的评论说
组屋让新加坡人过上了
近乎乌托邦的生活


在李光耀几十年的领导下
以及后来领导人对
他这些治国理念的的传承
现在的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
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
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


建国总理李光耀
在2015年离开了我们

时至今日,无需特殊的纪念日
人们都会经常想起他
怀念被强者领导的日子
他是以小博大
创造了新加坡发展奇迹的领导人
“新加坡模式”在
全世界被争相模仿和讨论

去年中国举办的
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
中国政府授予“中国改革友谊奖章”
给十名海外人士
在得奖名单中仅有的两名政治家之一
就是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
关于李光耀获得这个荣誉
全世界华人都是服气的



现在听到新加坡国歌、
走在新加坡的街道上
看着一栋栋整齐的组屋
就会想起这个人
想起这个国家是怎么被塑造的

新加坡有过您,何其有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