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求有效应对恐怖主义与海盗,在军力投放之外还需情报分享,这就凸显国际合作的重要。相较以前,新加坡当下更注重外交与军事的协调性。

在樟宜海军基地部署的美军濒海战斗舰“蒙哥马利”号
早在老布希总统执政时期,新加坡军方就与美国国防部签订协议,让美军使用星国的三巴旺(Sembawang)基地作为后勤补给中心。2000年,星国又将樟宜基地提供给美国海军第7舰队使用。由此,樟宜成为美军自撤出菲律宾苏比克湾后,在东南亚开辟的第一处可让航母停泊的前进基地。从2013年起,美国海军最新型的濒海战斗舰进入樟宜基地执行常态部署。2019年7月6日,美军独立级濒海战舰“蒙哥马利”号(LCS-8)进抵樟宜基地,在时隔18个月后,恢复在印太地区的作战部署。
2004年,新加坡联合大马、印尼海军,三国一起展开名为“MALSINDO”的马六甲海峡巡逻行动。次年,泰国亦加入,正式明确马六甲海峡巡逻队(MSP)的机制,四国共同打击海盗。

在新加坡海域巡弋的新加坡巡逻舰
星国的第三代军队还转变思维,积极投入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和灾难救助(HADR)行动。伊拉克战后重建、南亚大海啸救灾、阿富汗和平支持、尼泊尔震灾等,都能见到新加坡军队的身影,这也间接提升了星国的国际地位和发言权。
印度洋-太平洋是大国开展全球战略竞争的首要地区,而新加坡处在区域冲突热点内,星国的“海豚”战略正面对着更多更大的挑战。

新加坡自行生产的“波尼克斯”步兵战车
那么,新加坡第四代军队会是以什么动物为师呢?有军事专家建议学“蜜蜂”,蜂群拥有高度组织能力,可分群攻击敌人;或者是借鉴“章鱼”,章鱼既可运作中枢系统,又有灵活强大的触手,都符合星国军队的作战特性。
但无论是“蜜蜂”战略还是“章鱼”战略,可以肯定的是,下一波星国所启动的军事革命(RMA),都将会以AI为基础,搭配各种先进军事技术,包括无人机、机器人等。有新加坡防务专家称,届时传统动物恐已无法代表,“钢铁侠”或许更符合未来的世界军事变革大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