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全世界知名,升学通道多样化,中英文兼顾,女性家长(妈妈外婆奶奶)可以陪读,有性价比高的女佣,社会多元化又相对平等,很多家庭经济不错的家长想送孩子来新加坡读书。
其中的国际学校更以远高于世界平均的IB分数和“爬藤率”,受到中产和富裕家庭的青睐。
但根据统计新加坡有大大小小60多所国际学校,且数量还在增加,怎么挑选适合孩子的学校成了留学家长的第一个难题。
我们的给家长的建议是:“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孩子的学校”。今天也邀请了大宝已经在新加坡国际学校就读的陪读妈妈,分享她的择校故事。
不算典型,但也许能给正在考虑新加坡国际学校留学的家长们更多“择校思路”。
家长择校故事分享
分享家长—妈妈
大宝:橙子-新加坡某国际学校小学就读
二宝:柚子-新加坡某国际学校幼儿园申请中
带娃来入读国际学校已经满1年了,开始考虑择校也已经是2年前的事情了。
我们家对娃的教育一向佛系,属于任由孩子发展的,我当时觉得孩子幼儿园和小学三年级前的主要任务都是适应集体,学会和小朋友们相处,玩得开心,再顺带学点写字、数学和语言。


当孩子爸爸工作调动,我们即将全家搬到新加坡,面临为娃选学校的时候,我的想法是:不管去哪个学校,孩子都是英文教学,能认识不同国家的小伙伴,比在国内的小朋友已经遥遥领先了。那就选个离爸爸工作地点最近的,方便接送就好。
像做投资调研一样调查学校
但好在虽然我佛系,我在做大决定之前都有个习惯是尽量搜集更全的信息,多问问多听听。所以,在择校前期,我曾向身处加拿大的闺蜜了解她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的经历。
闺蜜在加拿大做金融行业,她的孩子当时刚刚完成了一年级的学业,而在决定孩子上哪所学校时,她拿出了金融人的精密和专业态度。

她说:
“学校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孩子所接触到的老师风格,还涉及到家长圈和孩子的学业成绩。这些差异短时间不明显,但是在孩子完成基础教育、进行本科申请时,会变成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
面对大量的信息,她甚至调动了金融人的职业素养,制作了一份详实的学校调研报告。那上面列举了可选学校的清单,详细记录了各学校的各种信息。在这份报告中,她梳理了各个学校的优缺点,老师的教学风格,家长社交圈的构成等。这确实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最重要的是,她说:
“学校的成绩、升学,是摆在明面上的,搜集信息就可以获得,但是海外教育和升学不像国内比较单一,只看成绩,想最大限度挖掘孩子的潜能,找到适合孩子的学校,里面的门道就多了。”
得,毕竟孩子教育没有回头路,我虽然觉得过分焦虑没必要,但也还是开始认真地思考和研究择校问题,以确保为孩子提供最优质的学习环境。
还得找当地人和实地考察
前期我通过自己在网上搜集信息,和跟中国与新加坡的中介聊,大致对新加坡的国际学校有了部分了解。
总体来说,新加坡的国际学校分为两类:老牌的国际学校和新兴的国际学府。


左:东南亚世界联合书院
右:布莱顿公学新加坡校区
前者在中国大陆家长中享有盛誉,国内各大中介机构推的也主要是这些,各种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上也有很多博主在分享。
而后者则是建校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但是这里面一样有师资雄厚,成绩非常亮眼的,但是这类学校由于就读学生比较少,华人家庭和愿意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就更少了。更多的是新加坡当地机构了解。但信息少,就难免觉得发慌。
综合学费、课程体系、学位余额、最快入学时间后,我和我的中介(新加坡留学网)选定了大概两三所学校。老牌和新兴的都有。然后我和孩子爸爸就专程从国内飞了一次新加坡,觉得实地看看、和学校的老师聊聊会更放心。
择校到底要看什么?
几番调研和了解下来,我总结了择校主要关注的点。
第一件恐怕就是英语了。
我和孩子爸爸小时候没有过双语环境,都是上学后才学的英文,作为工作语言总会觉得力不从心,就特别希望孩子能有纯正的英文环境。但是孩子的幼儿园阶段学的英文又有限,也不是双语家庭,我们还会有点担心用英文作为教学语言,孩子会不会听不懂,学习积极性被打击;也担心孩子会不会因为英文不好,交不到朋友被其他孩子孤立。所以我们会更倾向于老师和同学国籍多元化的学校,两者都能兼顾。

另一重点要算课程。
IB、AP、A-Level,还有新加坡当地A Level,这些与升学国度接轨的课程体系是要好好研究、挑选一下的。新加坡的国际学校以IB为主,AP也有少量学校提供,还有私立学校提供新加坡当地的课程体系,不同课程体系在申请本科的时候,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认可度和申请难度。如果家庭未来有比较确定的规划,还是要提前做一下准备。

拉开各学校差距的另一体现在兴趣班上。
我感觉这也是新加坡国际学校和国内学校、新加坡政府学校的区别。国际学校更侧重“全人培养”,各类兴趣辅导是必选项,这些也将帮助孩子未来的升学,以及在尝试中更了解自己未来想做什么、想从事什么、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兴趣班CCA大多数是免费的,也有部分需要昂贵器材的收取少量费用。体育类的有瑜伽、游泳、壁球、垒球、网球、冰球、高尔夫、马术,艺术类的绘画、摄影、声乐、钢琴、小提琴、架子鼓、吉他,还有其他的比如烘焙等等都有。

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特色,好的国际学校,兴趣培养的老师都是专业级别的,包括各种场地也是学校自有。老师和设施都比外面的普通兴趣班要好。
平均分最高的最好吗?
中国家长嘛,肯定还是重视学校的成绩,平均分是公开透明的,但是我认为择校的时候不能只一味看平均水平,还是要看学校的风格是不是符合孩子的情况。
首先分数最高的几个学校非常难申请,如果孩子是学霸,那自然冲冲冲。我们家孩子是“普娃”,不笨,但是也不是自律性和驱动力特别强的“卷王”。

我也是在与和新加坡留学网的老师的深入交流后,了解到新加坡的几个小众学校。在海外已经是成熟品牌了,只是刚刚进入新加坡,目前的师资和口碑都不错,价格适中,但师生比特别高,我觉得我们家孩子更需要这样的关注。
我最终也是选择了后者。孩子在过去一年的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反馈。比如当孩子在测试中表现不尽如人意时。学校的老师会表现出极大的耐心,详细分析孩子的表现,并为我提供了有益的家长引导建议。强调引导孩子的重要性,而非简单地责备孩子的不足。这种专业的态度让我深感放心,也使我对孩子在这所学府的成长充满了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