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当违法小贩也不申请援助 社会服务组织:两因素造成

阿嬷当街卖生鸡肉,义顺集选区议员陈浍敏说,他们已同这位阿嫲接触,并了解了她的情况。(图:曾琬瑜)
无论是在地铁站外无照卖纸巾,或是当街售卖生鸡肉,本地有不少弱势族群宁可违例赚钱,也不愿意申请经济援助。自食其力虽好,但违法的代价可大可小,社会服务组织就表示遇过不少类似个案,而自尊心和信任感不足是他们拒绝援助的关键所在。
《8视界新闻网》日前报道一名八旬阿嬷在北部邻里区的街边售卖生鸡肉。新加坡食品局答复记者询问时表示正在调查此事,并强调不当处理肉类食品或引发食安问题。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当局要求肉类销售商申请执照,并且遵守良好的冷链管理习惯。当局也会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要求和食品安全标准。

阿嬷拒绝义顺基层组织的帮助。(图:曾琬瑜)
议员向阿嫲了解情况
义顺集选区议员陈浍敏在回复《8视界新闻网》询问时说,他们已同这位阿嫲接触,并了解了她的情况。
陈浍敏说:“她不知道食品处理风险和可能引发的卫生问题,好在我们向她解释后,她同意不卖生鸡肉。我们也向她提供帮助,但她拒绝了。”
她提到,义顺基层组织将继续与阿嬷接触,并在需要时为她提供帮助。“我也感谢义顺居民向这位阿嬷购买生鸡肉时所表现出的善良和同情,以及邻近巴刹摊贩的耐心,体现出每个人都在互相关心和相互支持。”
据了解,阿嬷是在两个月前停止清洁工的工作后,才开始卖生鸡肉。据阿嫲说,她的儿子每个月会给她250元生活费,但这笔钱不够用,而她也拒绝申请经济援助,宁可这样卖鸡赚钱。
不只是她,记者日前走访勿洛地铁站时碰到的几名无照纸巾小贩,全都没有向当局申请援助。

本地有不少弱势族群宁可违例赚钱,也不愿意申请经济援助。(图:曾琬瑜)
义工经常被拒绝
狮子乐龄之友协会(Lions Befrienders)执行董事黄秀琳就感受到,不是每位乐龄人士都愿意敞开心房接纳援助,他们的义工也常常被拒绝。
当义工们挨家挨户探访年长人士,鼓励他们到乐龄活动中心时,就有试过敲了十个门,但只有两个开门。她说:“开门的人还未必听你说,一些不但拒绝帮助,还会骂人。”
她认为,他们之所以会拒绝,与年长人士的心态和生活背景息息相关;首先,是自尊心作祟。她解释道:“他们会想‘免费的我才不要’,或者‘我为什么需要你的帮助?我可以自食其力。’这类比较自我和对自己很自豪的心理。”
其次,就是缺乏信任感。随着诈骗案激增,年长人士常常接到“不要相信陌生人”的防骗信息,所以当陌生的义工上门热络地要他们加入活动时,他们就会起疑心和有所防备,拒绝所有帮助。

一些弱势群体缺乏信任感,所以选择拒绝帮助。(图:曾琬瑜)
需要以诚意打动对方
面对拒绝,黄秀琳说,需要以“客制化”的方式了解每位乐龄人士的需要和喜好,才能让他们敞开心房接纳你。她举例:“就像一名年长人士的孩子在国外长居,他说很想念孩子,我们就会帮他下载WhatsApp,教他如何使用,他们就会觉得我们是真的要来帮助他们的。”
协会的企业传讯经理梁锦慧则说,一些个性内向的年长人士对不熟悉的人就会拒绝交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继续尝试保持联络,一次生两次熟,以诚意打动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