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环境保护研究再进一步,废弃灰烬可以用来吸附二氧化碳

2021年11月21日   •   3591次阅读

南大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能够将废物处理设施产生的灰烬,转化可用于从废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吸附剂。

排放量激增

南洋理工大学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可以将废物处理设施产生的灰烬,转化为从废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吸附剂。捕获的二氧化碳可以被净化并用于制造碳酸饮料、建筑材料,或者与海水淡化产生的废盐水再利用于制造混凝土的矿物碳酸盐。

该项目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国家低碳能源研究资助计划的 12 个项目之一,可获得5500万美元赠款。

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助理Paul Liu教授(前排左一)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Lim Teik Thye教授(后排左一)

南洋环境与水资源研究所Grzegorz Lisak教授(后排右一)

以及理学院院长Simon Redfern教授(前排右一)

图片来源 :NTU

研究背景

南大环境与水资源研究所的Grzegorz Lisak 教授说,南大在Tuas的垃圾发电设施将大学产生的垃圾转化为合成气(用于发电)、金属合金和建筑材料等资源。该设施每天最多可处理 1.5吨废物,其中约 3% 最终变成灰烬。相比之下,在传统的垃圾发电厂处理的废物中,约有18%至20%最终会变成灰烬。

新加坡有四座这样的焚烧厂,而灰烬通常会被送到该国唯一的垃圾填埋场,该垃圾填埋场可能会在 2035 年填满。

Lisak 教授说,“虽然来自焚烧和气化厂的烟气在作为清洁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之前经过处理和过滤,但在此过程中仍会释放约 12% 的二氧化碳 (CO2)。”自2019年开始运营以来,该工厂已产生约 7200 吨二氧化碳。为了帮助新加坡实现零排放并减少输送到垃圾填埋场的废物量,研究人员想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来满足这两种需求。

反应原理

“我们发现,通过选择某种类型的灰烬并进行正确的处理,我们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开发出非常高性能的二氧化碳吸附材料。”

南大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首席科学家刘教授说,南大废物处理设施产生的灰烬含有高达 80%的钙,这对于吸附二氧化碳相当有利,因为钙是碳的天然吸收剂。“不过这个吸附过程发生的时间非常漫长,钙需要与碳反应,形成固体、稳定的化合物,我们称为碳酸钙。”

海洋中的生物,如牡蛎和贻贝,利用海水中的碳酸钙形成贝壳。当这些生物死亡时,它们会在海底分解,沉积物最终变成石灰石。

理学院院长Simon Redfern教授说,虽然大自然在从大气中去除 CO2 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烟道气中的高浓度 CO2 会严重导致全球变暖。所以进一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显得迫在眉睫。这就是南大废物转化能源工厂的灰烬等材料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加快碳吸附进程。

灰烬首先经过化学处理以形成吸附剂,它可以从烟道气中提取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这个过程发生在 600 摄氏度的高温下,这会加快反应速度并防止任何二氧化碳在吸附过程中逸出。然后吸附剂以纯化的形式释放捕获的二氧化碳,可将其装瓶并用于制造碳酸饮料,或用作干冰,或用于建筑材料,或者通过盐水(从海水淡化厂排出的稍微浓缩的海水)中和制成矿物碳酸盐。

未来应用

南大垃圾发电工厂碳排放的试点设施将很快建成,并将在明年年底前准备就绪。刘教授表示,由于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因此是检验碳吸附技术有效性的好方法。

研究团队,图片来源:NTU

参考文献:

1. The NTU research paper titled “Assessment of COVID-19 pandemic effects on ship pollutant emissions in major international seaports” is published i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3 Oct 2021. DOI 10.1016/j.envres.2021.112246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新加坡保险:住院/重疾/指数寿险如何守护你的未来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