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见度低或闻到烧焦味 是否意味空气素质差?

属于南部地区新达城一带昨天下午的街景。(图:陈良同)
随着全岛各地的24小时空气污染指数(PSI)持续攀升,我国天空开始烟霾笼罩,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烧焦味。不过,以能见度和空气中的“烧焦味”来判断空气素质是否准确?
根据国家环境局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能见度低并不意味着空气受到更严重的污染。能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量;水滴散射光,导致能见度降低。
下雨天能见度也会变低
某些空气污染物粒子吸引水分子,导致较大的粒子散射更多的光。这类水性粒子会使能见度低的情况持续更长的时间。因此,在烟雾弥漫、湿度高或下雨的日子里,能见度或许要低得多。
烟霾期间,我们有时会闻到一股烧焦味。闻到这股气味时,每小时的PM2.5浓度指数或PSI一般上(但并非一定)都会增加。
新加坡的跨境烟霾主要源自本区域的林火和泥炭地林火。除了产生烟雾颗粒,植被和泥炭地火灾还会产生气体混合物和刺鼻的燃烧气味。
这些产生气味的气体与监测空气素质的空气污染物不同。有时,您的周遭因局部燃烧活动而发生火患,也可能造成燃烧气味,这并非跨境烟霾所致。
国家环境局如何测量我国的空气素质?
我国通过设于全岛各地的空气监测感应器网络,持续监测空气素质。这些传感器会测量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和一氧化碳(CO)的浓度水平。当局再用浓度水平来计算24小时空气污染指数(PSI)。
当我国出现跨境烟霾时,PM2.5是主要污染物。
PM2.5和 PSI的差别是什么?
PM2.5的一小时浓度反映了细颗粒物(PM2.5)在一小时内的平均浓度,也是当前空气素质的关键指标,特别是在跨境烟霾期间。
公众可根据当前一小时的PM2.5浓度指数来决定自己是否应该参与或继续户外活动。
24小时空气污染指数(PSI)则是反映每日空气素质的指标。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六种污染物的24小时平均浓度计算出来的,它们包括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和一氧化碳(CO)。
若是针对隔天的户外活动,当局建议查看24小时空气污染指数(PSI)。
我应该参考哪一区的PSI 和PM2.5指数?
五个区域是根据市镇中心和地区划分的。请参考以下图表,如果您的位置不在图表当中,请参考最靠近您所在位置的区域。

公众可通过www.haze.gov.sg以及myENV应用程序,查看及时的空气污染指数和环境局发布的提醒。
另外,8视界网站的右上方也可看到 24小时PSI和一小时PM2.5悬浮颗粒浓度的最新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