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来自马来西亚的悲剧引发广泛关注:2 月 18 日下午,槟城州一名 10 岁男童在学校外小食摊购买两颗 “眼球” 软糖,食用过程中不幸噎住,送医两天后,因误吞软糖导致窒息及肺炎(缺氧性缺血性脑病)离世。事发后,马来西亚卫生部迅速反应,下令禁止网上和市面售卖眼球形状软糖。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在马国被禁售的类似软糖,竟能在新加坡本地电商平台上轻松购买。

记者上网查询本地电商平台,发现除了眼球形状软糖,还有星球圆形、可爱卡通动物、西瓜形状等多种造型的软糖在售。这些糖果通常以桶为单位售卖,每桶装有 50 多颗,价格大多不超过 10 元,多为果汁软糖。
面对这一情况,新加坡食品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硬糖、软糖、整颗葡萄以及小圆形食品等,都存在导致窒息的风险。家长务必保持谨慎,提醒孩子在食用圆形或表面光滑的食品时提高警惕,避免意外窒息事件发生。食品局还专门设立网页,详细罗列了可能带来窒息风险的食品和物品。
其中,常见的危险食品有爆米花、豌豆、花生酱、坚果等;危险的家居用品则包含硬币、弹珠、纽扣电池等。该网页不仅提供保障孩子安全的实用建议,还对紧急情况下的抢救方法进行了指导。

对于此事,受访家长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40 岁的林英俊育有两名正在上学的女儿,孩子们常在上学或放学途中购买糖果,也会收到朋友赠送的糖果。由于无法时刻监督,林英俊表示会教育女儿们吃东西时不能玩闹。
32 岁的王女士有三个上小学的孩子,她虽不太担心孩子遭遇同样事件,但强调会确保孩子不乱吃糖果。她指出,网上购买的糖果来源不明,不仅有窒息风险,卫生状况也难以保证,可能带来其他健康隐患。
百汇东岸医院 KINDER CLINIC 的儿科顾问医生吴汉民提醒,儿童在食用小而圆的食品时,若未充分咀嚼或直接整颗吞咽,极易引发窒息。
因此,儿童食用任何食品,都应在家长或监护人的监督下进行,同时,家长最好掌握窒息急救技能,以防万一。此次事件再次为广大家长敲响警钟,在孩子的饮食安全问题上,切不可掉以轻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