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刊发论文指出,在中国山东和河南一带,新发现一种可感染人类的动物源性亨尼帕病毒,暂名为“琅琊”病毒(LayV)。

目前中国大陆已有35例“琅琊病毒”感染者,受感染的多数是农民。 据悉,琅琊病毒染疫后主要症状包括:发热 (100%)、疲劳(54%)、咳嗽(50%)、食欲不振(50%)、肌肉酸痛(46%)、恶心(38%)、头痛(35%)、呕吐(35%),并伴肝功能受损和肾功能受损等。

研究表示,琅琊病毒是新发现的一种与人类发热性疾病相关的动物源性亨尼帕病毒。目前,在蝙蝠、啮齿类动物和鼩鼱中也发现了这类病毒。研究人员在25种动物检验血清中,发现尖鼠科的鼩鼱比例最高,推断可能是天然宿主,暂时没有发现人传人个案。

(图源:NEJM)
该论文由17名科学家联名发表,其中13人来自中国大陆,3人来自新加坡,1人来自澳洲。 台湾大学儿童医院院长、感染科医师黄立民表示,该病毒说不定和新冠病毒一样不断发生变异,会更适应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一旦发生人传人,就会像现在的流行新冠病毒一样,在全球大规模扩散。

在ICU输氧观察的12人当中,1人未接种/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11人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其中10人皆已接种加强针。 在病危插管的12人当中,3人未接种/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9人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并皆已接种加强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