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刊發論文指出,在中國山東和河南一帶,新發現一種可感染人類的動物源性亨尼帕病毒,暫名為「琅琊」病毒(LayV)。

目前中國大陸已有35例「琅琊病毒」感染者,受感染的多數是農民。 據悉,琅琊病毒染疫後主要症狀包括:發熱 (100%)、疲勞(54%)、咳嗽(50%)、食欲不振(50%)、肌肉酸痛(46%)、噁心(38%)、頭痛(35%)、嘔吐(35%),並伴肝功能受損和腎功能受損等。

研究表示,琅琊病毒是新發現的一種與人類發熱性疾病相關的動物源性亨尼帕病毒。目前,在蝙蝠、嚙齒類動物和鼩鼱中也發現了這類病毒。研究人員在25種動物檢驗血清中,發現尖鼠科的鼩鼱比例最高,推斷可能是天然宿主,暫時沒有發現人傳人個案。

(圖源:NEJM)
該論文由17名科學家聯名發表,其中13人來自中國大陸,3人來自新加坡,1人來自澳洲。 台灣大學兒童醫院院長、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表示,該病毒說不定和新冠病毒一樣不斷發生變異,會更適應人體的免疫系統,從而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一旦發生人傳人,就會像現在的流行新冠病毒一樣,在全球大規模擴散。

在ICU輸氧觀察的12人當中,1人未接種/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11人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其中10人皆已接種加強針。 在病危插管的12人當中,3人未接種/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9人完成疫苗全程接種,並皆已接種加強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