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圈养生活太无聊患抑郁症? 圣淘沙名胜世界海洋馆海豚撞墙9次

2019年12月11日   •   2万次阅读

(S.E.A海洋馆)

人认为,动物海洋生物本属于野生动物,应生活在大自然,不该被人类圈养起来丧失本性。但一部分人却认为,动物园和海洋生物园在保护野生动物和避免野生濒临绝种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最关键的是,人类也很愿意付钱去动物园和海洋世界近距离观看这些野生动物,如果还可以看到它们当场表演,更是“人生一大乐事”。

熟是熟非?这是个永远都在争执,永远都不会有答案的问题。

国际反鲸豚表演和圈养组织 Empty the Tanks 12月1日在面簿页面上传了一个“S.E.A海洋馆的印太洋瓶鼻海豚(Indo-Pacific Bottlenose Dolphin)撞墙”的视频,至今已经有超过35万4000次点击、超过2200次转载以及超过1700人点“伤心”表情符号。

这个被疯传的27妙视频显示,海豚用头撞墙多达九次,行为异乎寻常。

总部设在美国的Empty the Tanks的创始人瑞秋(Rachel Cabary)在回复《海峡时报》询问时说,这个短视频是一名公众去年到访S.E.A海洋馆时所拍。“我们上传视频是希望引起人们关注动物被囚禁时所遭受的折磨。”

名胜世界说不知情

不过名胜世界发言人周五(6日)答复《海峡时报》询问时说,

对这起事件并不知情,也无法确认视频是不是在海洋馆内拍摄。

发言人说:“在海豚岛,我们会让海豚自由畅游,或是在不同的时段让它们分组游泳。它们可以在相互连接的大型泻湖(lagoon)中探索和互动。泻湖的组成方式也可以调整,鼓励海豚嬉戏和社交。”

“我们一直都致力于为园内的海洋哺乳动物提供最高水平的饲养和兽医护理。”

国家公园局称无异常

国家公园局的动物与兽医事务组负责人也指出,他们的兽医团队上周四(5日)到名胜世界的海豚设施视察,期间并没有观察到任何异常行为。负责人说:“当局严格确保涉及动物的企业遵守执照规定,以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福利。”

关爱动物研究协会指出:海豚在自残

不过,本地关爱动物研究协会(ACRES)受询时却向本地社交媒体证实了视频中的海豚正在遭受痛苦并表现出自残行为。

该组织表示,看到这段视频让人心碎,希望名胜世界能够通过放生海豚来结束这种残忍的行为。

ACRES补充说,事实上,世界上许多比较进步的国家和海洋公园基于福利原因,已不再圈养海洋哺乳动物。尽管已经有许多新加坡人和世界各地的人都支持放生海豚,名胜世界依然将可怜的海豚视为带来利润的工具。

ACRES同时也吁请公众不要参观包括圣淘沙名胜世界在内的任何海豚馆。如果公众想观看海豚,请前往它们的野生居住环境去观察它们,或直接参与保护海洋栖息地的活动。

防止虐待动物协会:放生海豚!

防止虐待动物协会(SPCA)回复网络媒体提问时,也质疑将哺乳动物从它们的自然栖息地捕获,再安置于一个小型设施的价值何在?

SPCA说,看到被圈养的野生动物表现出紧张的迹象一点也不奇怪。海豚是属于大自然的,不属于鱼缸。

“我们必须问一问,从自然栖息地取走这些野生动物,再将其放置在很小的设施中,以达到娱乐人类和满足公司利益的目的,有教育价值否?任何人造水箱都不可能复制这些动物所需的自然环境。”

SPCA重申,“我们立场坚定,海豚一开始就不应该被带到这个国家。现在最人道的选择是把它们送到避难所,在那里开始开展复建工作。

究竟名胜世界的海豚都干啥了这么压抑?红蚂蚁没去过S.E.A海洋馆和海豚园,只能爬了爬S.E.A海洋馆和海豚园的网站,看看它都提供给游客一些什么互动性的活动。

这些海豚除了供观赏外,也需要伴游、被触摸,价格由58新元到160新元不等,但海豚并不需要表演取悦旅客。

美国动物福利研究所的海洋哺乳动物科学家Naomi Rose告诉《海峡时报》,视频中海豚的那种重复的、毫无意义的、甚至是自毁的行为,是情绪健康欠佳的典型例子。这是一种无聊、神经质、抑郁的情绪表现。

Naomi Rose补充说:“很难确切地说这是怎么回事,但这绝对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

她指出,养在水箱里的海豚不能做一些基本的自然行为,比如几公里的直线游泳和超过30米深的潜水。在圈养环境中,也不能做寻找猎物这项重要的自然活动。

她补充说,在极端的情况下,无聊和单调可能会引发抑郁症和其他健康问题。

名胜世界过去9年死了4只海豚

名胜世界海洋生物园2008年向一名商人购买了27只所罗门群岛海域的瓶鼻海豚,不过其中两只海豚已于2010年在马来西亚浮罗交怡染病死亡。

另外有一只名为“温温”的海豚2012从培训地菲律宾前往我国途中,在飞行途中感染细菌死亡。另一只名为Sharmila的海豚2014年也在园内过世。

这些年来,名胜世界从引进海豚到4只海豚相继死去,都引起海洋保育人士的抗议,认为当局要把这些海洋生物用来娱乐观众很残忍,更一度有动物保护分子发起的网上签名活动收集到超过10万人的签名,希望圣淘沙名胜世界能把瓶鼻海豚重回大自然。

名胜世界:我们也在为保护野生动物出一份力

云顶集团主席林国泰当时在记者会上强调,海洋生物园引进来的海豚并不是濒危种类,新加坡严禁进口濒危动物,公司是依法引进这些海豚的。

名胜世界发言人也说,该海洋生物园制定了比国际准则更严格的标准,确保海豚有足够的地方玩耍、休息和成长。

“海洋生物园聘请世界级的兽医和海洋生物科学家,确保海豚得到最好的照顾和食物。此外,我们还建造实验室,积极地研究如何保持动物的健康。”

他也解释,过去几十年的科学数据都显示海豚适合在海洋公园中生活,许多寿命超过40年,比起很多野生海豚的寿命都要长。

“野生海豚并不完全是无忧无虑的动物,它们需要躲开其他猎食动物和渔船,有时也需要在污染的环境中生存。过去三年,我们的海豚已适应我们的照顾。现在将它们释放回大自然,不仅违反我们设立海洋生物园的初衷,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名胜世界发言人强调,

动物园和海洋生物园在保护野生动物和避免野生濒临绝种等方面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他说:

“人类和动物的世界已是不可分割,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和日本核电泄露事件都是很好的例子,证明今后海洋生物的生存将面临严峻考验。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动物园设施。”

发言人引述研究指出,居住在动物园内的瓶鼻海豚的存活率,比野生海豚更高。无论是动物救援复健、野生动物健康评估、动物行为试验或海洋哺乳类动物的医药护理,海洋生物园的工作人员都经验丰富。

动物园、飞禽公园、水族馆几乎是每个国家的必配“旅游景点”,难道只有海洋哺乳类动物需要被放生?其他动物不需要回归大自然吗?

旅游业一向是新加坡的一块巨大收入,在本来就没什么自然景观可以吸引旅客的新加坡,因地域原因又不能像其他国家那样坐船出海观赏海豚,总不能只靠兴建多几家商场来吸引旅客吧?

究竟该如何取舍?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