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疾病暴发应对系统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关于公共卫生,新加坡的防护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2020年02月0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确诊病例总数:33例

政府疫情应对级别:橙色

“疾病严重并容易人传人,但还没普遍扩散”

2月4日,新加坡首次出现“境内人传人”的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这起人传人病例打破新加坡此前连续2日确诊人数未增长的情况。仅仅相隔了一天,该确诊病患的家人也陆续被检测出感染新冠病毒肺炎。

图片来源:innovationorigins

目前,新加坡首起“境内人传人”病例直接导致8人受影响(广西旅行团直接或间接接触者7人,新加坡君悦大酒店接触者1人)!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的最新通告,2月7日新加坡确诊病例达到33例,三人皆为新加坡公民,近期未曾到过中国,也未与其他已知病例有关联。新加坡政府已将“疾病爆发应对系统”(DORSCON)警戒级别从黄色提升至橙色

绿色级别表示没有出现“病毒或动物传染人类的迹象”;

黄色级别定义为“轻微或受控制人传人现象”;

橙色级别则为“疾病严重并容易人传人,但还没普遍扩散”;

红色级别则发展至“死亡和发病率持续上升”。

1

新加坡疫情防控系统升级橙色级别

此前新加坡在非典型肺炎和禽流感期间,也曾把警戒级别提高至橙色。此外新加坡教育部也将立即终止所有校际和户外活动,直到3月学校假期结束为止。新加坡政府也建议活动主办单位取消或延后非必要的大型活动,若要照旧举办,就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包括:

1、进行体温检查;

2、留意出现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或伤风者并禁止身体不适者参与活动;

3、提醒参与者若曾有中国大陆旅游史,则勿参与活动;

4、确保活动场地通风并备有充足的洗手设施;

5、增加清洗公用场所的频率;

6、备有一份活动参与者名单。

2

新加坡在公共卫生上的防护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也给新加坡公共卫生带来挑战,为了更好的预防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社区中传播开来,新加坡国家环境局(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自1月28日开始,陆续为不同的公共场所发出清洁与卫生指示,加强全国各地公共空间的清洁与卫生工作。

如今,新加坡国家环境局至今共发出七个不同的卫生指示,除了工地卫生指示、巴刹与小贩中心卫生指示、公共运输场所指示,也包括市镇理事会应该如何加强所负责的公共场所卫生的指示。

十多个小贩中心将公共空间的清洁消毒频率,从每天一次大幅增加到每四小时一次,以确保用餐卫生和安全。

新加坡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于2月5日走访淡滨尼2道,并且视察淡滨尼组屋区的清洁与卫生工作。他接受媒体访问时说:

我们一直都有让雇用的清洁公司要多加注意高人流量的地方。基于目前的情形,我们更须加强清洁卫生工作,使公众更放心。

并且,淡滨尼不只增加高人流量地点的清洁工作,也会加入消毒环节。对于很多人触摸的地方,例如电梯按钮、栏杆、信箱等,现在一天都至少清洗与消毒两次。

图片来源:AFP 住在淡滨尼居民陈妙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加强措施虽然很好,但个人的卫生观念最重要。政府到现在都一直在鼓励新加坡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面对目前的情况,我们更要继续保持。”一些商店也依照环境局所发出的卫生指示,加强环境清洁。

在牛车水售卖瓷器等旅游纪念品的老板表示:员工在接待顾客后都会清洗双手。自己也会提醒员工与顾客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这样顾客比较安心,员工也比较安全。

他透露道,无法在市面上找到高浓度的酒精消毒液,因此会用一般地板和室内清洁剂早晚两次清洁店铺,务必尽量保持良好卫生水平。

3

最容易传染病毒的几点途径

公共防护措施做得好,在家的人也不要乱跑哦,最容易传播的这几点途径,大家也一定要多多了解。

熟人空间产生的互动

熟人空间产生的互动包括家属(邻里)和同事两类,是疫情人传人最常见的路径,在中国151例人传人病例中,共有64例属于这种传染路径。

公共空间产生的互动

公共空间产生的互动包括外地出行、聚餐、公共运输三类。占比较少,在151例人传人病例中,共有20例属于这种传染路径。

他们之中,有的人是因为参加了同行者中有武汉籍患者的云南旅行团,有的人是因为和武汉籍患者同事聚餐,还有的人则是因为在公共运输工具上遇到了武汉旅客。

医疗活动产生的互动

医院职工传染的详情记录较少,仅有以下来自江西新余市的5例,确诊日期在1月27日到28日之间。

4

如何应对新型冠状病毒

此外,各位家长和同学们需要做足防护措施:

- 避免接触动物、禽鸟或其粪便。

- 避免到湿货街市、活家禽市场或农场。

- 避免近距离接触患者,特别是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

- 切勿进食野味及光顾有提供野味的食肆。

- 注意食物安全和卫生,避免进食或饮用生或未熟透的动物产品,包括奶类、蛋类和肉类,或食用可能被动物分泌物、排泄物或产品污染的食物,除非已经煮熟、洗净或妥为去皮。 WHO对冠状病毒预防措施的指引

最后,小新再一次强调 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关键要点:

少出门!

勤洗手!

戴口罩!

打喷嚏遮住口鼻!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新加坡保险:住院/重疾/指数寿险如何守护你的未来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