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亚历山大医院传染科顾问医生孙锦表示,新加坡正经历著新一波的冠病疫情,因此建议所有年龄层的公众都应该每年接种冠病疫苗。冠病疫苗的接种建议类似于流感疫苗,即每年接种一剂,以确保公众的免疫系统能够持续产生对冠病的免疫力。
孙锦医生指出:“现在大家在谈论疫苗时可能会感到疲倦,但我必须强调冠状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在过去的两个月内,已经出现了两种新的、备受关注的变异病毒株,全球许多国家,包括新加坡,病例数量都有上升趋势。然而,相对来说,我们并没有看到严重病例数量大幅上升,这部分原因归功于疫苗。”

他进一步解释说,即使已经感染过冠状病毒多次,人体内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每年仍建议接种疫苗。他补充道:“免疫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尤其是鉴于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病毒株,它们有一定的能力规避我们的免疫系统。因此,每次与病毒接触,或者在病毒发生变异后,我们之前的免疫力可能对下一次感染的效果不会那么显著。”
孙医生建议,随着年底学校假期的临近,计划出国旅行的人们应该首先接种疫苗,并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对于年长者和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这些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
什么情况不可以接种疫苗?
在前往接种疫苗之前,最重要的是确认自己是否适合接种。以下是一些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接种疫苗的人群:
1. 16岁以下的孩童:大多数冠病疫苗的接种年龄限制是根据临床试验和疫苗批准所设定的,因此未满16岁的孩童通常不被建议接种成人疫苗。
2. 孕妇:虽然一些疫苗是安全的,但通常在怀孕期间不建议接种疫苗,特别是病毒灭活疫苗或弱化病毒疫苗,因为它们可能会引起不适或有潜在风险。
3. 有严重过敏史:如果一个人曾经对疫苗成分或相关物质产生严重过敏反应,例如重度过敏或过敏性休克,那么他们通常会被排除在疫苗接种的范围之外。
4. 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对于那些免疫系统受损的个体,例如接受器官移植、正在接受癌症治疗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接种疫苗可能不适合,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可能无法有效应对疫苗。

需要明确的是,每种疫苗和接种计划都可能存在特定的适用人群和禁忌症。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在接种前咨询医生,特别是如果您有任何疾病史或特殊状况。医生可以评估您的病史,提供相关建议,确保您的接种是安全和适当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是决定是否接种疫苗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做出决定之前应该咨询医疗专业人士。
接种后饮食起居遵循这些事项 方可缓解不适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包括疲倦、睡意、食欲增加、咳嗽、嗓子疼、拉肚子、鼻炎等症状,这些都是免疫系统的正常反应。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可以帮助减轻接种疫苗后的不适:
1. 补充水分: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水分对于维持身体功能和减轻不适非常重要。
2. 休息:接种疫苗后,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恢复。可能会感到疲倦,所以休息有助于身体应对免疫反应。
3. 均衡饮食:确保摄入均衡的营养,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物是为身体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所以维持健康饮食很重要。
4. 避免过度劳累:在接种后的一两天内,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减轻身体的负担。
5. 药物缓解:如果不适症状较重,可以考虑服用非处方药来缓解症状,但请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
6. 观察症状:如果出现严重或持续的不适症状,应咨询医生,因为这可能不是正常的疫苗反应。
总之,接种疫苗是为了加强免疫系统,以保护免受冠病感染的威胁。虽然可能会在疫苗后经历一些不适,但这些症状通常是短期的。

打第一针和第二针疫苗后的感受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第一次接种是初次免疫应答,免疫系统首次接触到新冠病毒的抗原,需要时间来建立免疫反应。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可能会感到较少的不适,因为免疫系统的反应速度较慢,产生的抗体可能不足以引起明显的反应。
而在第二次接种时,免疫系统已经建立了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记忆,因此它能更快速、更强烈地响应。这可能导致更多的不适感觉,如疲倦、低热、肌肉酸痛等。这些症状通常是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的一部分,表明您的免疫系统正在积极工作。

虽然有些人可能会在第二次接种后感到不适,但这些症状通常是短暂的,通常在几天内会自行缓解。它们是疫苗起到作用的迹象,帮助您建立免疫保护,以便在面对真正的病毒时能够更好地抵抗感染。如果不适症状持续或加重,或者出现明显不适,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取适当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