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多所中小学在近几年由于学额需求减少会搬进行搬迁。
有意向报读的家长和学生需要留意心仪的学校地址是否即将改变,做好相应的对策。

进行搬迁的学校
01 英华小学

英华小学每年招收的一年级新生数量少于英华附小。
为了满足登加新镇的教育需求并增加学生人数,英华学校理事会决定将英华小学从巴克路迁移至登加新镇。
此举旨在为新镇提供教育服务,并促进英华小学的发展。
英华小学在2030年从武吉知马巴克路迁移至登加新校舍后,将从一所纯男校转为男女混合学校。
同样位于巴克路的英华中学,会继续留在目前的校址,学校理事会没有计划将它迁移至登加。
英华小学所提供的高才教育计划,预计也会转至登加校舍。
02 聚英小学

聚英小学和先驱小学今年正式合并,华文校名将保留聚英小学,英文校名沿用先驱小学的英文名Pioneer Primary School。
03 格致小学

格致小学和校内的教育部幼儿园2028年将从蔡厝港的现址搬迁到登加新镇。
地点位于登加绿苑径(Tengah Garden Walk)过渡期间,格致小学和校内的教育部幼儿园将从2025年起停止录取小一和K1新生。
格致小学在现址办校到2029年底,直到所有在籍学生毕业。
该校的教育部幼儿园在现址办校到2025年底,直到K2学生毕业。
由于格致小学从2025年起停止录取小一和K1新生,在籍学生的弟妹和将从教育部幼儿园毕业的学童将无法在今年的小一报名活动,报读格致小学。
04 百德小学

为了满足武吉巴督西一带学龄孩童对学额的需求,教育部将在2027年1月把百德小学(Bukit View Primary School)迁移至武吉巴督西。
百德小学会继续录取小一新生,所有学生2027年迁至武吉巴督西的新校舍。
05 欧南中学

欧南中学,作为历史悠久的学校,自1906年建立之初起名为欧南学校并作为莱佛士书院的附属小学开始,便开启了它的教育历程。
经过多次变革,1954年转型为四年制、侧重商科的中学,并开始提供“英国伦敦商业证书”课程。
从1958年开始招收女生,到1961年正式更名为欧南中学,1968年搬迁至约克山(York Hill)的现址。
尽管有着丰富的历史和卓越的教育成果,欧南中学近年来面临着报读学生数量减少的问题,这与其位于成熟区域有密切关系。
欧南中学将在2026年搬到盛港,以满足东北区居民对学额的需求。
此次迁校计划,旨在满足东北区居民对中学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为了尽量减少搬迁带来的不便,欧南中学决定从明年起不再录取中一新生,并在现址持续运营至2027年,即直到最后一批在读学生毕业。
哪些学校要新建?
01 淡滨尼北将开新小学和幼儿园
由于淡滨尼北地区预购组屋项目的相继落成,教育部决定在该地区开设一所新的小学和幼儿园。
这所位于淡滨尼64街的学校计划于2029年开始招生,具体详情将在后续公布。
02 百德小学
百德小学2028年也会设教育部幼儿园。
03 主流教育特别学校
在登加地区,也就是英华小学未来新校舍的毗邻之地,将开设一所专注于主流教育课程的特别学校。
这所学校的主要对象是患有自闭症的中度特需学生。
学校计划在2026年开始在蔡厝港中学的临时校舍中授课,并预计在2031年正式搬迁至登加的永久校舍。
哪些学校将关闭?
布兰雅坡小学内的教育部幼儿园
自2014年投入运作以来,这所位于布兰雅坡小学内的教育部幼儿园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教育部首批设立的幼儿园之一,其曾经承载着区内居民对学前教育的期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内居民对学前教育名额的需求出现了下滑。
面对这一现状,该幼儿园已经暂停了招生工作,今年甚至没有招收K1学生。
由于学前教育名额过剩,设在布兰雅坡小学的教育部幼儿园计划在年底关闭。
这一决策旨在更好地满足区内居民对学前教育的实际需求,并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
改动原因
基于新加坡人口变化和优化教学资源的原因,新加坡做出了以上的校址变动,都是为了方便就读学生和家长,以及学额需求减少后不必要的教学资源浪费。
新加坡一直被称为“低龄留学的天堂”,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及时管控调配以外,还有很多优势及原因,让我们来看一看。
新加坡留学制度更适合“低龄”

在选择低龄留学目的地时,新加坡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许多家庭的首选。
相较于欧美和澳大利亚等热门留学地,新加坡的低龄留学政策更加灵活和友好。
01 新加坡:
幼儿园接受3岁国际生,为家长提供陪读签证,避免长期分隔。
灵活的入学政策,为低龄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02 欧美国家:
美国仅在中学阶段接受留学生,不允许父母陪读。
英国要求满4岁才能申请,父母可陪读到12岁,但探亲签证有严格的停留时间限制。
03 澳大利亚:
根据教育阶段对年龄有不同要求。
小学阶段的签证有效期可能影响学业
对比之下,新加坡的低龄留学环境提供了更为全面和灵活的选择,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和成长机会。
分流制度下的因材施教
第一次分流:小学三年级天才班测试
在新加坡,小学三年级是学生生涯中的第一次全国性分流。
通过参加智商测验,成绩优异的学生被选拔进入“名校”的天才班(GEP)。
这些学生接受更高难度、更丰富的课程,拥有更优秀的师资和资源。
智商的差距加上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进一步拉大了学生之间的距离。
第二次分流:小六离校考试(PSLE)
在小六离校考试(PSLE)中,学生面临第二次全国性分流。
与此同时,直通车学校为顶尖学生提供了一条直通高考的路径,免去了中考的挑战。
这凸显了普通学校与名牌小学之间的巨大差距。
第三次分流:剑桥0水准考试
中学毕业时,学生需要通过剑桥0水准考试。
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了第三次分流。
最优秀的学生进入初级学院和大学预科,为高等教育机构输送人才;
接下来的50%进入相当于中国大中专的理工学院;其余20%进入相当于中国职业高中的工艺教育学院。
三次分流,标志着新加坡教育体系对精英选拔的高度重视。
完善领先的教育系统

加坡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教育监管部门,负责严格评估学校、校长、教师和课堂教学。
这一部门的工作确保了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和公平性。
教师素质评估是新加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每年末,教师需提交下一年度的活动目标,并在每年两次的工作报告中详细汇报工作进展。
此外,每年还会进行一次校长和主任的讨论评级,以确保教师的表现得到全面、公正的评价。
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估,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教学计划、授课技巧与组织、课室管理、反馈与评估以及专业素质。
这些评估标准确保了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评估工作中纪律严明。
一旦有教师在评估中不合格,将被逐出教师系列,终身不得从事教育工作。
这种严谨的监管态度,使得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得以有效落实,教育水平得以逐年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