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里上幼儿园是种什么体验?
把大自然当作最特别的教室
用花草、绿植、石头当课座椅
有花香、有阳光、有鸟鸣
从教室望出去是一片浸人心脾绿
……
这大概是很多家长心中的“梦中情校”
现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开始关注森林教育,让孩子在成长过程接近大自然,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激发原始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回归儿童的本真。
在森林教育中,自然是唯一的老师,"森林教育中"孩子们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天花板或墙壁"的地方。

长期接触森林教育的孩子,每天都在新鲜空气中长大,也自然得到各种历练。相应地,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做事情的专注程度也都高于其他孩子。
而在新加坡,伊顿幼儿园就将校区建在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内,让孩子在森林里沉浸感知自然,和自然亲密接触。
那么伊顿幼儿园到底是什么样的?同是幼儿园,和国内幼儿园有什么区别?
01 更加注重户外探索
新加坡幼儿园
新加坡的幼儿园鼓励孩子们融入自然,在户外获得感受力和创造力。

以新加坡伊顿幼儿园为例,其幼儿园建在新加坡滨海湾花园里,让孩子每天都在在森林里沉浸式上课。
伊顿幼儿园教室有著宽阔明亮的落地窗,窗外就是绿植、树木、草地。孩子们直接在教室就能零距离感受阳光洒下和大雨落下。
而对于动植物的认识,孩子们不需要靠看图片、看视频,直接在花园里就能学习动植物名称,在自然中获得完全不同于城市的生命体验。
国内幼儿园
国内的幼儿园近年来也开始逐步注重学生的户外探索,但大多都以短期的夏/冬令营、研学班、游学旅行等形式出现。一般组织时间是在寒/暑假,整体游学时间差不多在一个周左右。
部分学校也会不定期组织孩子们前往公园或者动物园等地,亲身感受大自然,但通常游玩时间会控制在半天左右。
对于孩子来说,对于户外的探索时间太少,且时间不够紧密。
02 沉静式全英环境
新加坡幼儿园
新加坡幼儿园以英语教育为主,授课的老师、身边的同学都是以英文为主进行沟通交流。
从教育启蒙初期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能从小让孩子沉浸在全英环境中,为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

国内幼儿园
国内的幼儿园大部分以中文教育为主,英语为附加课程内容,课程的主要内容还是以学习英文字母、认识英文单词、学唱英文歌曲等基础课程内容为主。
部分双语幼儿园以双语教育为主,部分学校也会有外教进行英语教学,但整体语境氛围不够沉浸式,孩子对于英文的提升也不会太高。
03 入学年龄更小
新加坡幼儿园
新加坡的幼儿园的入学年龄在18个月-6岁,部分学校也会有托婴园,为2至18个月的婴幼儿提供全日制和半日制的护理方案。

常见的年级划分如下:
2-18个月:托婴园
18个月-2岁:豆豆班
2-4岁:幼儿园
4-6岁:学前班
以新加坡伊顿幼儿园为例,
18个月-2岁入读豆豆班,这个阶段主要是增强孩子的社交、身体和认知技能。
2-4岁入读幼儿园,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熟悉数学、科学等相关知识。
4-6岁入读学前班,这个阶段的孩子就会开始系统学习英语和普通话、读写能力、数学、科学等。
国内幼儿园
国内上幼儿园的年龄通常在3周岁左右,但有些地方将入学年龄提前到2周岁或推迟到4周岁。幼儿园的招生年龄一般分为小班、中班和大班。
04 课程内容以“玩”为主
新加坡幼儿园
新加坡幼儿园主要以“玩”为主,在玩耍中发展孩子的语言技能、基本数字概念、社交技能、创意、音乐欣赏以及户外活动等几个方面。

在课堂中,孩子们会通过模仿老师所做的示范,逐渐获得知识和技能,以此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老师会将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成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首先熟悉要学习的内容。
另外,老师也会提出设计具有式和诱导式的学习环境的启发,让孩子们创造出更多的探索机会,帮助孩子们熟悉基础知识,并开始通过研究和探索来理解基本概念,例如数字、形状、评估、预测和分类等。

关于艺术类课程,以新加坡伊顿幼儿园为例,学校鼓励开展“儿童的100种语言”,例如:讲故事、光影探索、手工、表演等等,引导孩子们进行自信和创造的自我表达。
国内幼儿园
国内的幼儿园主要为小学阶段的课程打下基础,一般分为语文、数学、体育、美术、科学等主要课程内容,授课模式主要还是以“应试教育”为基础。
语文主要是帮助孩子们学会基本的语音、词汇、阅读等技能;数学则是让孩子们学到数字的概念、数字的大小和比较、加减法等;体育、美术和科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