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法公坛主席蔡南利(左图白色上衣)和总务蔡伟宝,以及即将参与建设新庙的建筑商(右图)出席动土仪式。(图:受访者提供)
本地道教庙宇上法公坛为新庙启动建设计划;新庙占地3万平方米,预计耗资超过1000万元,是新加坡15年来首座新建的庙宇。
上法公坛于昨天(14日)在登加田园弯(Tengah Plantation Crescent)举行动土仪式;根据建屋发展局的资料,新加坡最后一次建设华人庙宇是在2009年,当时是在乌美路一带建造石牛洞庙宇。
上法公坛总务蔡伟宝接受《8视界新闻网》访问时说,目前,上法公坛坐落在武吉巴督工业区Wcega Plaza九楼的两个单位,随着信徒不断增加,庙宇空间已显不足。

上法公坛于今天(14日)在登加田园弯(Tengah Plantation Crescent)举行动土仪式。(图:受访者提供)

目前,上法公坛坐落在武吉巴督工业区Wcega Plaza九楼的两个单位。(图:Facebook/ 上法公坛)
现有空间明显不足
尽管庙方早前购入第二个单位来扩展空间,但每周仍有上百名信徒前来祭拜,空间明显不够。
为此,庙方在一年前启动了迁址扩建计划,并在今年6月4日成功标得位于登加的新地皮。
蔡伟宝说,上法公坛是通过当局的多重审查,才获得这块新土地。

上法公坛新庙设计构想图。(图:受访者提供)
标地程序严格
他说,当局对土地发放要求严格;庙宇必须展现出对社区的长期贡献,才能获得地皮。
“建屋局不仅会看庙宇过去几年的表现,还要考察庙宇对社会的长远影响。我们的庙宇过去30年来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定期向老人院和低收入家庭捐赠物资和资金,这也是我们成功标地的重要原因。”
新庙设计融入道教文化艺术
预计在两年内建竣的新庙宇,不仅将为信徒提供更广阔的祭拜空间,还计划在庙后方建造一个五层楼高、专门放置神主牌的建筑,以完善整体的祭拜设施。
新庙的设计由上法公坛主席蔡南利和总务蔡伟宝亲自操刀,灵感来源于道教文化艺术,在建筑风格上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旨在创造一个兼具宗教氛围与实用功能的空间。
随着新庙的落成,庙宇除了能为更多信徒服务,也能进一步推动道教文化在新加坡的发展。
拥有超过60年历史的上法公坛香火旺盛,信徒们前来祈求平安健康,生意兴隆及财源广进。
作为新加坡道教文化的重要代表,拥有超过60年历史的上法公坛除了在本地发展,还在中国泉州苏坑镇设有分庙,吸引众多海外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