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法公壇主席蔡南利(左圖白色上衣)和總務蔡偉寶,以及即將參與建設新廟的建築商(右圖)出席動土儀式。(圖:受訪者提供)
本地道教廟宇上法公壇為新廟啟動建設計劃;新廟占地3萬平方米,預計耗資超過1000萬元,是新加坡15年來首座新建的廟宇。
上法公壇於昨天(14日)在登加田園彎(Tengah Plantation Crescent)舉行動土儀式;根據建屋發展局的資料,新加坡最後一次建設華人廟宇是在2009年,當時是在烏美路一帶建造石牛洞廟宇。
上法公壇總務蔡偉寶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說,目前,上法公壇坐落在武吉巴督工業區Wcega Plaza九樓的兩個單位,隨著信徒不斷增加,廟宇空間已顯不足。

上法公壇於今天(14日)在登加田園彎(Tengah Plantation Crescent)舉行動土儀式。(圖:受訪者提供)

目前,上法公壇坐落在武吉巴督工業區Wcega Plaza九樓的兩個單位。(圖:Facebook/ 上法公壇)
現有空間明顯不足
儘管廟方早前購入第二個單位來擴展空間,但每周仍有上百名信徒前來祭拜,空間明顯不夠。
為此,廟方在一年前啟動了遷址擴建計劃,並在今年6月4日成功標得位於登加的新地皮。
蔡偉寶說,上法公壇是通過當局的多重審查,才獲得這塊新土地。

上法公壇新廟設計構想圖。(圖:受訪者提供)
標地程序嚴格
他說,當局對土地發放要求嚴格;廟宇必須展現出對社區的長期貢獻,才能獲得地皮。
「建屋局不僅會看廟宇過去幾年的表現,還要考察廟宇對社會的長遠影響。我們的廟宇過去30年來積極參與慈善活動,定期向老人院和低收入家庭捐贈物資和資金,這也是我們成功標地的重要原因。」
新廟設計融入道教文化藝術
預計在兩年內建竣的新廟宇,不僅將為信徒提供更廣闊的祭拜空間,還計劃在廟後方建造一個五層樓高、專門放置神主牌的建築,以完善整體的祭拜設施。
新廟的設計由上法公壇主席蔡南利和總務蔡偉寶親自操刀,靈感來源於道教文化藝術,在建築風格上以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旨在創造一個兼具宗教氛圍與實用功能的空間。
隨著新廟的落成,廟宇除了能為更多信徒服務,也能進一步推動道教文化在新加坡的發展。
擁有超過60年歷史的上法公壇香火旺盛,信徒們前來祈求平安健康,生意興隆及財源廣進。
作為新加坡道教文化的重要代表,擁有超過60年歷史的上法公壇除了在本地發展,還在中國泉州蘇坑鎮設有分廟,吸引眾多海外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