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成立不过70年的小国,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小地方没什么历史可讲的,可能只需要几天就能学完。但实际上,新加坡的中学和初级学院的新加坡历史课程安排得很有条理,内容也非常丰富。
新加坡的历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本土、地区和全球发展的历史理解。课程设置将新加坡的历史与东南亚史和国际史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本地和区域历史事件时能够建立不同层次的联系。这与新加坡政府旨在培养具有区域和全球视野的学生的教育宗旨完全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历史教育对东南亚史十分重视。学生在中学一二年级学完新加坡历史后,从中学三年级开始,他们就开始学习世界史和东南亚区域史。在中学三文理分科后,东南亚史的比例逐步增加,学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并要求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科普知识。
那么,新加坡的东南亚地区史教学都教授哪些内容呢?这样的教学安排有什么优势呢?让我们通过我在新加坡中学和初级学院的经历以及新加坡教育部发布的最新版中学和初级学院历史教学课纲来一起探讨一下新加坡中学和初级学院的东南亚史内容以及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01 新加坡公立教育
新加坡的公立教育系统采用了分流制度,旨在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将他们分配到适合的学校和课程中。一般分为小学阶段的初级教育和中学阶段的高级教育。
在小学阶段,学生经过六年的基础教育后,根据他们的学术成绩,会被分为不同的流,分别是普通流、快速流和特殊流。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接受通用的基础学科教育,如数学、英语、科学和社会科学。普通流学生会继续在普通中学接受中等程度的学术训练,快速流学生则有机会进入世界级学校,接受更高水平的学术挑战,而特殊流学生则可能进入专门的学校,接受特殊需求的教育。

在中学阶段,学生进入中学并根据英语和数学考试成绩分为文科和理科。文科学生通常会学习人文学科,如历史、地理和文学,而理科学生则会学习科学和数学等学科。此外,中学阶段还有更具挑战性的课程,如国际文凭课程(IB)和特殊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全面发展。
分流制度的目的在于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潜力。这种制度可以帮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发展,并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然而,这种制度也有一些挑战和争议,如可能带来竞争压力和社会分化等问题,因此教育机构一直在努力改进分流制度,提供更公正、包容和多元化的教育环境。

02 新加坡中学历史教学
新加坡中学和初院阶段的东南亚地区史课程设置循序渐进,内容丰富,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首先,历史教学具有系统性。中学历史教育以中一中二的新加坡历史为起点,逐步延伸至中三中四的二战前东南亚,再到初级学院的二战后的东南亚。这种系统性的学习安排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学习新加坡与东南亚历史的机会。
其次,历史教学注重深度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从中学三年级开始,学生在学习历史事件时不只是简单背诵时间线,而是要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讨论。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深入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全面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

第三,历史教学与现实紧密联系。教育部特别强调历史课程与当前实际问题的相关性。他们精心挑选与东南亚地区当前发生的事件直接相关的课题,并定期更新课程内容。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该地区当下发生的事情与历史的联系和演变。
最后,历史教学与全球大趋势相连接。新加坡东南亚史教育不只是将东南亚地区当作特例来学习,而是将东南亚的政治经济发展置于全球政治经济进程中。学生们能够理解每个历史事件与世界趋势的互动关系,从而深入了解东南亚地区在全球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四个特点的详细论述展示了新加坡历史教育在理解东南亚地区史方面的独特方法和深远影响。通过渐进式的教学体系,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东南亚地区的历史,并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该地区在全球历史中的重要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确保了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这一悠久而复杂的历史。
新加坡的国民中学历史教育确实致力于深入和系统性地探索东南亚地区的历史。通过强调历史教育的系统性、深度和与现实的关联性,新加坡的历史教育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而不仅仅是记住事实。

这种教育方法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理解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将这些发展置于全球大趋势中。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学生获得全球视野,并为他们在不断全球化的世界中成为有见识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历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前的问题和挑战。
新加坡的历史教育还强调与现实的关联性,将历史事件与当前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和演变。通过这种教育,学生不仅能够学到历史知识,还能够发展出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从而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深刻理解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