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科研团队发明智能隐形眼镜电池

南洋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发明了一种用盐溶液充电的智能隐形眼镜电池,可以取代普遍含有金属的传统电池,提高对眼睛的保护性,甚至还能用眼泪供电。
领导科研团队的南大电机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李硕祐星期四(8月24日)在媒体介绍会上说,这种电池像人类角膜一样薄和柔软,只有0.05毫米,浸入盐溶液(saltine solution)时就可以储存电力,能避免眼睛被传统电池的金属物质伤害。
智能隐形眼镜是一种高科技隐形眼镜,目前的用途包括帮助矫正视力,监测佩戴者的健康状况如糖尿病和青光眼等慢性疾病。未来,智能隐形眼镜还可能用于记录佩戴者看到和听到的一切,并传输到云端的数据库中。
这也代表智能隐形眼镜需要安全和合适的电池持续供电。然而,现有的充电电池电线含有金属,不适合在人眼中使用,除了不舒服以外,还存在爆炸以及电池化学物质泄漏等风险。
有别于锂离子电池或无线充电系统,南大团队新研发的电池由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le)材料制成,不含电线或有毒金属,能确保人体的安全。
李硕祐说,新研发的电池上有一层葡萄糖涂层,可以与盐溶液中的钠(sodium)离子和氯(chloride)离子发生反应并产生电能,再通过还原(reduction)反应过程放电,电池的水则充当传输电力的“电路”。
“这种充电方式依靠葡萄糖和水来发电,因此非常适合使用在人体上,而且没有传统电池的易燃物质,对环境的危害也更小。”
李硕祐指出,由于这款电池会使用在眼睛上,所以必须经过更频繁和严格的安全试验,预计要五至六年才能真正实现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