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继2015年后再度推出外国体系学校意向书征求活动,以满足旅居本地外籍家庭的教育需求,提升新加坡作为全球商业中心的竞争力。
政府决定再度推出外国体系学校的意向书征求活动,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延续过去的政策,更是对新加坡多元文化社会和日益增长的国际社区需求的积极回应。新加坡是一个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独特城市,为了更好地服务旅居本地外籍家庭,提供符合他们教育需求的学府是必不可少的。

在探讨外籍学校的建立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新加坡本地教育体系的一些关键特点。
卓越的本地公立学校
新加坡的本地公立学校一直以其严谨的教学质量和高水平的教育标准而自豪。国内外的家庭都愿意让他们的子女在这里接受教育,享受高质量的学术环境。
多元文化融合
新加坡本地学校鼓励多元文化融合,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思维。学生们在这里有机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共同学习,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社会。
强调STEM教育
新加坡本地教育系统注重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技能的学生,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科技社会。

01 外籍学校的建立的必要性
2023年9月29日,新加坡人口及人才署发布了最新版新加坡《2023人口简报》。根据简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新加坡的人口呈现这些变动:
-总人口同比增长5%至591.76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公民人口微增1.6%至361.07万人;
-永久居民增加3.7%至53.86万人;
-非居民人口大幅增加13.1%至176.84万人。
据《2023人口简报》,今年生活在新加坡的非居民人数相比于去年的156.3万人,增加了13.1%达20万人,总数涨到了176.8万,这其中有11%是持有EP的外籍高管,这部分家庭对于教育的需求公立学校可能没有办法很好的满足。

满足多元文化需求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有着丰富的国际社区。为了满足不同国家的外籍家庭的教育需求,建立外籍学校是为他们提供更符合本国教育体系的选择。
促进国际化
外籍学校的建立有助于新加坡在全球商业中心中更好地融入国际化社会。吸引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视角。
提高教育竞争力
通过引入不同国家的学校体系,新加坡的教育体系能够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提高国家在全球教育领域的竞争力。

02 外籍学校与本地公立学校的对比 学科设置和教学风格
外籍学校可能采用不同国家的教学风格和学科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选择。
文化融合与语言教学
外籍学校注重学生的文化融合,同时也提供更多语言教学的选择,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多国语言。
学费和入学难度
一些外籍学校的学费可能较高,入学难度也较大,而本地公立学校相对更为平易近人。

通过外籍学校的建立,新加坡教育体系再度迈向新的高峰。这一举措既是对国际社区需求的积极回应,也是新加坡不断追求教育多元化的有力体现。未来,我们期待看到这些多元文化的学府为学生们提供更丰富的学术和人文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