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繼2015年後再度推出外國體系學校意向書徵求活動,以滿足旅居本地外籍家庭的教育需求,提升新加坡作為全球商業中心的競爭力。
政府決定再度推出外國體系學校的意向書徵求活動,背後的原因不僅僅是為了延續過去的政策,更是對新加坡多元文化社會和日益增長的國際社區需求的積極回應。新加坡是一個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獨特城市,為了更好地服務旅居本地外籍家庭,提供符合他們教育需求的學府是必不可少的。

在探討外籍學校的建立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新加坡本地教育體系的一些關鍵特點。
卓越的本地公立學校
新加坡的本地公立學校一直以其嚴謹的教學質量和高水平的教育標準而自豪。國內外的家庭都願意讓他們的子女在這裡接受教育,享受高質量的學術環境。
多元文化融合
新加坡本地學校鼓勵多元文化融合,培養學生開放、包容的思維。學生們在這裡有機會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共同學習,促使他們更好地適應全球化社會。
強調STEM教育
新加坡本地教育系統注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的培養,致力於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技能的學生,以適應日益發展的科技社會。

01 外籍學校的建立的必要性
2023年9月29日,新加坡人口及人才署發布了最新版新加坡《2023人口簡報》。根據簡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新加坡的人口呈現這些變動:
-總人口同比增長5%至591.76萬人,創下歷史新高;
-公民人口微增1.6%至361.07萬人;
-永久居民增加3.7%至53.86萬人;
-非居民人口大幅增加13.1%至176.84萬人。
據《2023人口簡報》,今年生活在新加坡的非居民人數相比於去年的156.3萬人,增加了13.1%達20萬人,總數漲到了176.8萬,這其中有11%是持有EP的外籍高管,這部分家庭對於教育的需求公立學校可能沒有辦法很好的滿足。

滿足多元文化需求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有著豐富的國際社區。為了滿足不同國家的外籍家庭的教育需求,建立外籍學校是為他們提供更符合本國教育體系的選擇。
促進國際化
外籍學校的建立有助於新加坡在全球商業中心中更好地融入國際化社會。吸引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為國家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視角。
提高教育競爭力
通過引入不同國家的學校體系,新加坡的教育體系能夠更好地與國際接軌,提高國家在全球教育領域的競爭力。

02 外籍學校與本地公立學校的對比 學科設置和教學風格
外籍學校可能採用不同國家的教學風格和學科設置,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選擇。
文化融合與語言教學
外籍學校注重學生的文化融合,同時也提供更多語言教學的選擇,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多國語言。
學費和入學難度
一些外籍學校的學費可能較高,入學難度也較大,而本地公立學校相對更為平易近人。

通過外籍學校的建立,新加坡教育體系再度邁向新的高峰。這一舉措既是對國際社區需求的積極回應,也是新加坡不斷追求教育多元化的有力體現。未來,我們期待看到這些多元文化的學府為學生們提供更豐富的學術和人文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