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新加坡 轻松玩转无压力 最强新加坡旅游攻略宝典

2019年11月23日   •   2万次阅读

•交通:地铁NS线、EW线市政厅站(City Hall),车站编号NS25、EW13,或莱佛士坊站(Raffles Place),车站编号NS26、EW14 。

已有一个多世纪历史的驳船码头可说是新加坡这个贸易中心的发源地。到1860年,新加坡约三分之一的贸易都在这里进行,而码头一带的旧仓库则见证了新加坡的历史演变。

现在的驳船码头,往来的船上搭载不再是货物,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旧时的仓库也改头换面,改建成餐厅、酒吧,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交通:地铁EW线、NS线莱佛士坊站(Raffles Place),车站编号NS26、EW14。

•游多多小贴士:码头的夜间是特色最鲜明的时刻。到了晚上,驳船码头一边是缓缓流过的新加坡河,一边是华灯初上的餐馆、酒吧,整条街都呈现出一种异国情调。

位于新加坡河与里巴巴利(River Valley)路一角的旅游名胜地,是以新加坡第二位总督——安德鲁•克拉爵士命名。

克拉码头以广场为中心分成A~E五个区域。沿河边的A、D、E区域从新加坡著名餐馆的分店到咖啡店、露天水上餐厅,一应俱全。B、C区域则为购物、娱乐中心,这里除了有特产、工艺品及各种时装之外,还有大型电子游戏中心。另外,B、C之间的Read路到了夜晚,露天摊位、马路游戏等统统出动,好像庙会一样热闹。

在克拉码头的里巴巴利(River Valley)路入口处可找到一间1800年开办的冰块制造工厂——“黄埔冰屋”。

•交通:地铁NE线克拉码头站(Clarke Quay),车站编号NE5,出站后沿着新加坡河步行到。

•游多多小贴士:周日里,码头便成为跳蚤市场,有超过70个摊位在这里贩卖古董和艺术品,从清晨营业到深夜。

“巴刹”在马来语中是“市场”的意思。“老巴刹”(Lau Pa Sat)是一座建于1894年的维多利亚式建筑的美食中心,聚集了数百家各类摊贩。在这里可以品尝新加坡的各种小吃,每天晚上7点左右,小贩就会把他们的手推车停在附近的文达街(Boon Tat Street)贩卖一串串香喷喷的沙爹烤肉等各锺美食。

•地址:Boon Tat Street

•交通:乘地铁在莱佛士坊(Raffles Place)站(NS26/EW14)下车,然后步行至罗敏申路(Robinson Road)。

乌节路 Orchard Road

说到上海一定要去趟淮海路,说到新加坡就非乌节路了,它是新加坡最繁华和著名的购物街。最热闹的是每年6-7月,各百货公司的特卖会陆续登场。除了购物以外,这里也是“娱乐一条街”,有众多的jazz酒吧、露天啤酒园和咖啡馆。当然“吃”在一个华人居多的国度里是最重要的享受之一,正如有人所说:“对于所有人,对于各种口味来说,乌节路都是一道丰盛的宴席。”乌节路旁那些多叶的ANGSANA树和人行道边茂盛的树木,都显示出热带的浪漫。

荷兰村的范围不大,紧邻著Holland Avenue,往旁边延伸出几条小路,围绕而成。

白天的步调很悠闲,适合前往‘荷兰路购物中心’逛逛,从传统的古董、家具、东南亚手工艺品到流行的首饰、服装等等,应有尽有,古典与现在并存,彷如新加坡生活的小缩影。

想品尝地道的小吃,有兴趣的民众可以试试位于罗弄力步街口的Lor Liput荷兰村食阁的鱼头米粉。到了夜晚,路天酒吧、咖啡屋以及情调餐厅纷纷点起烛光,各类音乐在街道上回响,散发着一股异国魅力,吸引著无数观光客蜂 拥而至。荷兰村也是新加坡人与移居新加坡的外国人的最爱。他们都喜欢到荷兰村购物、聊天或饱食一餐。周末的荷兰村尤其喧闹无比!

不要错过罗里斯德园——新加坡最新的餐饮娱乐潮流场所。被当地人称为“黑白屋”的罗里斯德园原是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军官邸,周围遍植林木,富有欧洲风情。食客们可在室内就餐,也可选择室外就餐,与星光下葱郁的环境融为一体。

新加坡植物园占地54公顷,以研究和收集热带植物、园艺花卉而著称。园内有20000多种亚热带、热带的奇异花卉和珍贵的树木。植物园的植物都标明其学名及原产地。

国家胡姬花园有许多兰花和珍奇的中南美洲凤梨科植物。其它的景点还有棕榈谷(Palm Valley)、生态湖(Eco-Lake)和交响乐湖畔(Symphony Lake)的露天音乐会。植物园有一个藏书万册的图书馆,有一间植物标本室,收集草本植物标本约有50万种。

维多利亚式建筑的胡姬亭,种植12000多株名贵兰花,其中包都有远近驰名的新加坡国花——卓锦万黛兰和以新加坡第400万名观光客——来自澳洲的珍丹尼的姓名来命名的淡紫兰花。还有许多品种的兰花以世界著名女性的名字命名。

•门票:新加坡植物园:免费

国家胡姬花园:成人S$5,儿童S$1,60岁以上的乐龄人士和12岁以下的儿童免费

雅格巴拉斯儿童花园:免费

•开放时间:新加坡植物园每日上午5:00至凌晨12:00

国家胡姬花园每日上午8:30至晚间7:00

RISIS商店每日上午8:45至下午5:45

雅格巴拉斯儿童花园8.00 am - 7.00 pm (每周一歇业,当日正好是指定公共假日除外)

•地址:85 Sultan Gate

•交通:乘搭地铁至乌节(Orchard)站(NS22),然后在乌节林荫道的公共汽车站乘搭新巴7、77、105、106、123、174号、新加坡地铁局75号公共汽车。

从荷兰路乘搭CSS2号、新巴66、67、151、153、154、156、170、171、186、502号公共汽车。

从武吉知马路乘搭新加坡地铁局67、171号公共汽车

以生长在沼泽地周卫的树木为名,甘榜格南过去是马来族皇室的活动中心。今天,昔日苏丹的宫殿已被改造成一个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新加坡马来族群的丰富历史。位于宫殿旁的是一间经过修复的独立式洋房。洋房内的Tepak Sireh餐馆不但有马来菜肴,还呈现文化表演。如果幸运的话,您还可能参加皇室型婚宴!甘榜格南的一个主要建筑是座落在巴梭拉街的苏丹回教堂。建立于1928年的苏丹回教堂是新加坡最大的回教堂,可容纳多达5,000名回教徒同时在回教堂内集体祈祷。它那庄严的巨形金圆顶极具特征。

在回教堂正对面的是一排修复过的店铺,售卖各种传统物品如衣服、手工艺品、家具和手饰等。若想尝尝传统马来美食就一定要到干达哈街走一趟。亚拉街是马来族群的活动中心。过去这里主要是售卖马来族男性所穿戴的头饰(songkok)、圣经、祈祷用的草席和布料。今天的亚拉街却是服装设计师们的天堂 - - 上等花边布、闪闪发亮的次宝石、驼鸟羽毛、金丝线、丝绸等色彩斑斓、华丽耀眼的服饰处处可见。

•交通:地铁EW线武吉士站(Bugis),车站编号EW12;然后沿维多利亚街(Victoria Street)步行至亚拉街(Arab Street)。

•游多多小贴士:多数店铺星期天休业,星期五的中午清真寺祷告活动时间也有些店铺休业。

70年代,一提起武吉士村,就会马上想像到美丽的在酒吧内接待客人的情景。这条街在世界各国海员中是相当闻名的。十几年前,新加坡宣布此条街为不受欢迎的街。1991年,这条武吉士街又恢复了昔日的灯火通明,但却一扫往日伤风败俗的习气,回复到健全的摊位集中的武吉士村。每当夜幕低垂,维多利亚街和滨海街之间约100米左右的路面上挤满了各式摊位。有中国式的小吃、水果、服装、磁带、CD、礼品、钟表等到100多家,此外,道路沿线新型的露天式餐厅、酒吧等也一家连一家。白天,这条街道冷冷清清,晚间举办pasar malam(旧式的露天夜市),却骤然吸引了大批的当地人和游客,十分热闹。在武吉士村,可以充分体验到韵味十足的东南亚风情。

•交通:前往武吉士街可在地铁武吉士站下车步行1分钟。

走道白沙浮村尽头,转进滑铁卢街,观音堂佛祖庙就在街边。公元1884年落成,整体风格融合了中国寺庙与传统建筑的技巧,正殿供奉观世音菩萨、达摩大师、药师佛陀以及后听的释迦牟尼佛像,香火鼎盛,1895和1982年均曾重建,以容纳共更多香客。平时善男信女众多,到了除夕更是热闹非凡。据说在观音堂求签非常灵验,以英文书写的签诗相当特别,有兴趣的民众不妨虔诚一试。

这座兴都庙跟观音堂相距不到五米,两种截然不同的信仰,在同一街道并立,这种奇特景象只有在新加坡看得到。克里斯南兴都庙拥有130年以上的历史,是邻近兴都教徒的信仰中心。有趣的是,兴都教徒不点香不拿香,但这座庙的门口经常摆设一只供桌,上面放有香炉,前去燃香、插香的除了华人之外,印度人也不少,不同宗教合谐相处的画面,在此真实上映。

•交通:从Bugis地铁站A出口沿Victoria Street步行穿过白沙浮市场走到底遇Waterloo Street左转步行约3分钟即达。

现称马来传统文化馆,与亚拉街、苏丹回教堂一起,位于甘榜格南民族文化区中。这里展示著新加坡甘榜格南马来族群的历史、生活和文化记录。

王宫是在19世纪由苏丹胡申的儿子苏丹阿里建造的。殖民地期间,为方便统治马来族,英政府依然让马来苏丹和贵族在这里设王宫和府第。

现在的王宫已改成拥有9个展厅的博物馆。还设有商店、表演广场、礼堂和熟食中心等。

•门票:王宫免费。博物馆成人票3新元,儿童(7至12岁)票2新元,七岁以下儿童免费;文化表演成人票15新元,儿童票8新元。

•开放时间:苏丹宫殿:每日9:00~21:00。

博物馆:周一13:00~18:00,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30停止入场)。

文化表演:每日9:00、11:30和15:30。

•地址:85 Sultan Gate

•交通:地铁:EW线武吉士站(Bugis),车站编号EW12。

公交车:在桥北路(North Bridge Road)乘7、32、51、63、80、145、197号公共汽车,在维多利亚街(Victoria Street)乘32、33、51、63、80、130、133、145、197号公共汽车,在美芝路(Beach Road)乘10、14、16、70、100、196、401号公共汽车。

苏丹回教堂(清真寺)建于1928年是新加坡最壮观的回教堂,教堂前的大街民房因独特的建筑风格,随教堂被例为文物保护区。

•交通:乘地铁到武吉士站(E1Bugis)步行过去

•游多多小贴士:穿着:如果要进入教堂内,游客不要穿太暴露的服装,回教徒比较保守。

亚拉街一带在殖民时期是马来贵族在新加坡居住的地方,现亚拉街可以称得上是布行街,两旁商店是卖各种各样的布,其中以丝绸为主。附近一带有苏丹国教堂和苏丹王宫旧址。苏丹在回教国家严格来说就是国王,马来族信奉回教,因此国王也叫苏丹。殖民期间,为方便统治马来族,英政府让马来苏丹和贵族在这里设王宫和府第。当然,当时的马来苏丹财富有限,只建了这座小王宫。

•交通:乘地铁到武吉士站(E1Bugis)步行过去。

牛车水是新加坡的唐人街,是华族祖先飘洋过海来到新加坡,自1821年逐渐形成的聚居地。当时的人们乘着从中国福建厦门南下的第一艘平底中国帆船抵达新加坡后,就在新加坡河以南一带(也就是现在的直落亚逸街)定居。由于在那儿的每家每户都得拉牛车到安祥山的史必灵路取水,久而久之,这里就被称为牛车水了。牛车水内,直落亚逸街旁的阿布拉回教堂、桥南路的詹美回教堂和马里安曼庙,见证了新加坡多元种族和睦相处的一面。

牛车水最令人兴奋的时候莫过于农历新年期间。届时,整个地区张灯结彩,各家店铺都装饰一新,还有不少节日商品和风味小吃。

•交通:地铁EW线欧南园站(Outram Park),车站编号EW16;丹戎巴葛站(Tanjong Pagar),车站编号EW15;NE线牛车水站(Chinatown),车站编号NE4。

这座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坐落在唐人街里多少有些奇怪,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27年。寺庙大门雕刻着色彩艳丽的印度教诸神、动物、人物等,给牛车水这个华人聚居区增添了一种异样的气氛。而门内的高塔上,有各种神灵和圣兽栩栩如生的雕像,人们从远处就能看得清楚。寺庙香火鼎盛,一年祭祀不断。

在进入寺庙之前,信徒们都会在门口先摇响铃铛以祈求神灵允许他们进入,然后洗净手脚并在头上洒水,以使自己更加纯洁,礼毕之后,才会进庙参拜。

在这里,您还能看到信徒们在门口附近的铝圈中敲开椰子,这象征着敲开信徒们的灵魂,而乳白色的椰心则显示了虔诚信徒们纯洁善良的内心。

马里安曼兴都庙每年都会庆祝蹈火节(Thimithi),庆典的高潮是信徒们赤足走火碳堆。马里安曼兴都庙也是大多数兴都教徒举行婚礼的首选地点。

•交通:乘搭地铁至政府大厦(City Hall)站(EW13/NS25),然后乘搭新巴103、166、197号公共汽车或到桥北路(North Bridge Road)乘搭新加坡地铁局61号公共汽车。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