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新加坡 輕鬆玩轉無壓力 最強新加坡旅遊攻略寶典

2019年11月23日   •   2萬次閱讀

•交通:地鐵NS線、EW線市政廳站(City Hall),車站編號NS25、EW13,或萊佛士坊站(Raffles Place),車站編號NS26、EW14 。

已有一個多世紀歷史的駁船碼頭可說是新加坡這個貿易中心的發源地。到1860年,新加坡約三分之一的貿易都在這裡進行,而碼頭一帶的舊倉庫則見證了新加坡的歷史演變。

現在的駁船碼頭,往來的船上搭載不再是貨物,而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舊時的倉庫也改頭換面,改建成餐廳、酒吧,歡迎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交通:地鐵EW線、NS線萊佛士坊站(Raffles Place),車站編號NS26、EW14。

•游多多小貼士:碼頭的夜間是特色最鮮明的時刻。到了晚上,駁船碼頭一邊是緩緩流過的新加坡河,一邊是華燈初上的餐館、酒吧,整條街都呈現出一種異國情調。

位於新加坡河與里巴巴利(River Valley)路一角的旅遊名勝地,是以新加坡第二位總督——安德魯•克拉爵士命名。

克拉碼頭以廣場為中心分成A~E五個區域。沿河邊的A、D、E區域從新加坡著名餐館的分店到咖啡店、露天水上餐廳,一應俱全。B、C區域則為購物、娛樂中心,這裡除了有特產、工藝品及各種時裝之外,還有大型電子遊戲中心。另外,B、C之間的Read路到了夜晚,露天攤位、馬路遊戲等統統出動,好像廟會一樣熱鬧。

在克拉碼頭的里巴巴利(River Valley)路入口處可找到一間1800年開辦的冰塊製造工廠——「黃埔冰屋」。

•交通:地鐵NE線克拉碼頭站(Clarke Quay),車站編號NE5,出站後沿著新加坡河步行到。

•游多多小貼士:周日裡,碼頭便成為跳蚤市場,有超過70個攤位在這裡販賣古董和藝術品,從清晨營業到深夜。

「巴剎」在馬來語中是「市場」的意思。「老巴剎」(Lau Pa Sat)是一座建於1894年的維多利亞式建築的美食中心,聚集了數百家各類攤販。在這裡可以品嘗新加坡的各種小吃,每天晚上7點左右,小販就會把他們的手推車停在附近的文達街(Boon Tat Street)販賣一串串香噴噴的沙爹烤肉等各鍾美食。

•地址:Boon Tat Street

•交通:乘地鐵在萊佛士坊(Raffles Place)站(NS26/EW14)下車,然後步行至羅敏申路(Robinson Road)。

烏節路 Orchard Road

說到上海一定要去趟淮海路,說到新加坡就非烏節路了,它是新加坡最繁華和著名的購物街。最熱鬧的是每年6-7月,各百貨公司的特賣會陸續登場。除了購物以外,這裡也是「娛樂一條街」,有眾多的jazz酒吧、露天啤酒園和咖啡館。當然「吃」在一個華人居多的國度里是最重要的享受之一,正如有人所說:「對於所有人,對於各種口味來說,烏節路都是一道豐盛的宴席。」烏節路旁那些多葉的ANGSANA樹和人行道邊茂盛的樹木,都顯示出熱帶的浪漫。

荷蘭村的範圍不大,緊鄰著Holland Avenue,往旁邊延伸出幾條小路,圍繞而成。

白天的步調很悠閒,適合前往『荷蘭路購物中心』逛逛,從傳統的古董、家具、東南亞手工藝品到流行的首飾、服裝等等,應有盡有,古典與現在並存,彷如新加坡生活的小縮影。

想品嘗地道的小吃,有興趣的民眾可以試試位於羅弄力步街口的Lor Liput荷蘭村食閣的魚頭米粉。到了夜晚,路天酒吧、咖啡屋以及情調餐廳紛紛點起燭光,各類音樂在街道上迴響,散發著一股異國魅力,吸引著無數觀光客蜂 擁而至。荷蘭村也是新加坡人與移居新加坡的外國人的最愛。他們都喜歡到荷蘭村購物、聊天或飽食一餐。周末的荷蘭村尤其喧鬧無比!

不要錯過羅里斯德園——新加坡最新的餐飲娛樂潮流場所。被當地人稱為「黑白屋」的羅里斯德園原是建於20世紀20年代的英軍官邸,周圍遍植林木,富有歐洲風情。食客們可在室內就餐,也可選擇室外就餐,與星光下蔥鬱的環境融為一體。

新加坡植物園占地54公頃,以研究和收集熱帶植物、園藝花卉而著稱。園內有20000多種亞熱帶、熱帶的奇異花卉和珍貴的樹木。植物園的植物都標明其學名及原產地。

國家胡姬花園有許多蘭花和珍奇的中南美洲鳳梨科植物。其它的景點還有棕櫚谷(Palm Valley)、生態湖(Eco-Lake)和交響樂湖畔(Symphony Lake)的露天音樂會。植物園有一個藏書萬冊的圖書館,有一間植物標本室,收集草本植物標本約有50萬種。

維多利亞式建築的胡姬亭,種植12000多株名貴蘭花,其中包都有遠近馳名的新加坡國花——卓錦萬黛蘭和以新加坡第400萬名觀光客——來自澳洲的珍丹尼的姓名來命名的淡紫蘭花。還有許多品種的蘭花以世界著名女性的名字命名。

•門票:新加坡植物園:免費

國家胡姬花園:成人S$5,兒童S$1,60歲以上的樂齡人士和12歲以下的兒童免費

雅格巴拉斯兒童花園:免費

•開放時間:新加坡植物園每日上午5:00至凌晨12:00

國家胡姬花園每日上午8:30至晚間7:00

RISIS商店每日上午8:45至下午5:45

雅格巴拉斯兒童花園8.00 am - 7.00 pm (每周一歇業,當日正好是指定公共假日除外)

•地址:85 Sultan Gate

•交通:乘搭地鐵至烏節(Orchard)站(NS22),然後在烏節林蔭道的公共汽車站乘搭新巴7、77、105、106、123、174號、新加坡地鐵局75號公共汽車。

從荷蘭路乘搭CSS2號、新巴66、67、151、153、154、156、170、171、186、502號公共汽車。

從武吉知馬路乘搭新加坡地鐵局67、171號公共汽車

以生長在沼澤地周衛的樹木為名,甘榜格南過去是馬來族皇室的活動中心。今天,昔日蘇丹的宮殿已被改造成一個文化遺產博物館,展示新加坡馬來族群的豐富歷史。位於宮殿旁的是一間經過修復的獨立式洋房。洋房內的Tepak Sireh餐館不但有馬來菜肴,還呈現文化表演。如果幸運的話,您還可能參加皇室型婚宴!甘榜格南的一個主要建築是座落在巴梭拉街的蘇丹回教堂。建立於1928年的蘇丹回教堂是新加坡最大的回教堂,可容納多達5,000名回教徒同時在回教堂內集體祈禱。它那莊嚴的巨形金圓頂極具特徵。

在回教堂正對面的是一排修復過的店鋪,售賣各種傳統物品如衣服、手工藝品、家具和手飾等。若想嘗嘗傳統馬來美食就一定要到干達哈街走一趟。亞拉街是馬來族群的活動中心。過去這裡主要是售賣馬來族男性所穿戴的頭飾(songkok)、聖經、祈禱用的草蓆和布料。今天的亞拉街卻是服裝設計師們的天堂 - - 上等花邊布、閃閃發亮的次寶石、駝鳥羽毛、金絲線、絲綢等色彩斑斕、華麗耀眼的服飾處處可見。

•交通:地鐵EW線武吉士站(Bugis),車站編號EW12;然後沿維多利亞街(Victoria Street)步行至亞拉街(Arab Street)。

•游多多小貼士:多數店鋪星期天休業,星期五的中午清真寺禱告活動時間也有些店鋪休業。

70年代,一提起武吉士村,就會馬上想像到美麗的在酒吧內接待客人的情景。這條街在世界各國海員中是相當聞名的。十幾年前,新加坡宣布此條街為不受歡迎的街。1991年,這條武吉士街又恢復了昔日的燈火通明,但卻一掃往日傷風敗俗的習氣,回復到健全的攤位集中的武吉士村。每當夜幕低垂,維多利亞街和濱海街之間約100米左右的路面上擠滿了各式攤位。有中國式的小吃、水果、服裝、磁帶、CD、禮品、鐘錶等到100多家,此外,道路沿線新型的露天式餐廳、酒吧等也一家連一家。白天,這條街道冷冷清清,晚間舉辦pasar malam(舊式的露天夜市),卻驟然吸引了大批的當地人和遊客,十分熱鬧。在武吉士村,可以充分體驗到韻味十足的東南亞風情。

•交通:前往武吉士街可在地鐵武吉士站下車步行1分鐘。

走道白沙浮村盡頭,轉進滑鐵盧街,觀音堂佛祖廟就在街邊。公元1884年落成,整體風格融合了中國寺廟與傳統建築的技巧,正殿供奉觀世音菩薩、達摩大師、藥師佛陀以及後聽的釋迦牟尼佛像,香火鼎盛,1895和1982年均曾重建,以容納共更多香客。平時善男信女眾多,到了除夕更是熱鬧非凡。據說在觀音堂求籤非常靈驗,以英文書寫的籤詩相當特別,有興趣的民眾不妨虔誠一試。

這座興都廟跟觀音堂相距不到五公尺,兩種截然不同的信仰,在同一街道並立,這種奇特景象只有在新加坡看得到。克里斯南興都廟擁有130年以上的歷史,是鄰近興都教徒的信仰中心。有趣的是,興都教徒不點香不拿香,但這座廟的門口經常擺設一隻供桌,上面放有香爐,前去燃香、插香的除了華人之外,印度人也不少,不同宗教合諧相處的畫面,在此真實上映。

•交通:從Bugis地鐵站A出口沿Victoria Street步行穿過白沙浮市場走到底遇Waterloo Street左轉步行約3分鐘即達。

現稱馬來傳統文化館,與亞拉街、蘇丹回教堂一起,位於甘榜格南民族文化區中。這裡展示著新加坡甘榜格南馬來族群的歷史、生活和文化記錄。

王宮是在19世紀由蘇丹胡申的兒子蘇丹阿里建造的。殖民地期間,為方便統治馬來族,英政府依然讓馬來蘇丹和貴族在這裡設王宮和府第。

現在的王宮已改成擁有9個展廳的博物館。還設有商店、表演廣場、禮堂和熟食中心等。

•門票:王宮免費。博物館成人票3新元,兒童(7至12歲)票2新元,七歲以下兒童免費;文化表演成人票15新元,兒童票8新元。

•開放時間:蘇丹宮殿:每日9:00~21:00。

博物館:周一13:00~18:00,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30停止入場)。

文化表演:每日9:00、11:30和15:30。

•地址:85 Sultan Gate

•交通:地鐵:EW線武吉士站(Bugis),車站編號EW12。

公交車:在橋北路(North Bridge Road)乘7、32、51、63、80、145、197號公共汽車,在維多利亞街(Victoria Street)乘32、33、51、63、80、130、133、145、197號公共汽車,在美芝路(Beach Road)乘10、14、16、70、100、196、401號公共汽車。

蘇丹回教堂(清真寺)建於1928年是新加坡最壯觀的回教堂,教堂前的大街民房因獨特的建築風格,隨教堂被例為文物保護區。

•交通:乘地鐵到武吉士站(E1Bugis)步行過去

•游多多小貼士:穿著:如果要進入教堂內,遊客不要穿太暴露的服裝,回教徒比較保守。

亞拉街一帶在殖民時期是馬來貴族在新加坡居住的地方,現亞拉街可以稱得上是布行街,兩旁商店是賣各種各樣的布,其中以絲綢為主。附近一帶有蘇丹國教堂和蘇丹王宮舊址。蘇丹在回教國家嚴格來說就是國王,馬來族信奉回教,因此國王也叫蘇丹。殖民期間,為方便統治馬來族,英政府讓馬來蘇丹和貴族在這裡設王宮和府第。當然,當時的馬來蘇丹財富有限,只建了這座小王宮。

•交通:乘地鐵到武吉士站(E1Bugis)步行過去。

牛車水是新加坡的唐人街,是華族祖先飄洋過海來到新加坡,自1821年逐漸形成的聚居地。當時的人們乘著從中國福建廈門南下的第一艘平底中國帆船抵達新加坡後,就在新加坡河以南一帶(也就是現在的直落亞逸街)定居。由於在那兒的每家每戶都得拉牛車到安祥山的史必靈路取水,久而久之,這裡就被稱為牛車水了。牛車水內,直落亞逸街旁的阿布拉回教堂、橋南路的詹美回教堂和馬里安曼廟,見證了新加坡多元種族和睦相處的一面。

牛車水最令人興奮的時候莫過於農曆新年期間。屆時,整個地區張燈結彩,各家店鋪都裝飾一新,還有不少節日商品和風味小吃。

•交通:地鐵EW線歐南園站(Outram Park),車站編號EW16;丹戎巴葛站(Tanjong Pagar),車站編號EW15;NE線牛車水站(Chinatown),車站編號NE4。

這座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廟坐落在唐人街里多少有些奇怪,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27年。寺廟大門雕刻著色彩艷麗的印度教諸神、動物、人物等,給牛車水這個華人聚居區增添了一種異樣的氣氛。而門內的高塔上,有各種神靈和聖獸栩栩如生的雕像,人們從遠處就能看得清楚。寺廟香火鼎盛,一年祭祀不斷。

在進入寺廟之前,信徒們都會在門口先搖響鈴鐺以祈求神靈允許他們進入,然後洗凈手腳並在頭上洒水,以使自己更加純潔,禮畢之後,才會進廟參拜。

在這裡,您還能看到信徒們在門口附近的鋁圈中敲開椰子,這象徵著敲開信徒們的靈魂,而乳白色的椰心則顯示了虔誠信徒們純潔善良的內心。

馬里安曼興都廟每年都會慶祝蹈火節(Thimithi),慶典的高潮是信徒們赤足走火碳堆。馬里安曼興都廟也是大多數興都教徒舉行婚禮的首選地點。

•交通:乘搭地鐵至政府大廈(City Hall)站(EW13/NS25),然後乘搭新巴103、166、197號公共汽車或到橋北路(North Bridge Road)乘搭新加坡地鐵局61號公共汽車。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