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张照片里,模型和照片展现了早期新加坡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的生活场景。

在这张照片里,有很多过去和现在的日常生活物件,学生通过对这些物件的对比,穿梭时空,深刻了解新加坡以前和现在的变化。

现在的孩子都很幸福,打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但实际的情况是新加坡的水也多数是进口的,这个场景可以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井“,也可以让他们了解到老一辈新加坡人艰苦的生活。

走在这个角落,时光仿佛一下子倒流回到了20、30年代的新加坡。那时候生活艰辛、困苦、动荡。这些生动的历史模型、图片时刻在提醒著孩子们现在和平平稳的生活来之不易。

这个角落,展示的是二次大战日本侵略时期那段黑暗的往事。城市残痕断壁、生命惨遭蹂躏,战争的残酷历历在目。

新加坡历史开始于1819年史丹佛.莱佛士的到来,经历了英治时期、日治时期、新马合并时期和独立年代,如此图文并茂,孩子一下子就理解和记住了。

这里介绍的是新加坡的货币、国花、国徽和国旗,怎么来的?代表了什么?有何意义?

学校在这个知识阅读角提供了iPad给孩子们查阅有兴趣的资料。

学校教育理念特色之家长会:
不知道在你的印象中爸爸妈妈参加你的家长会是什么样子的?来看看一位参加新加坡家长会的爸爸是怎么来说的,他说:“这次家长会却让我对新加坡的教育理念深有感触。在印象中,我那年代的家长会,老师基本上就是派成绩,然后就是向家长数落孩子的不好的地方。反正我当年是没少挨爸爸揍的,因为我本身就不是一个愿意任人摆布的乖乖主。枯燥没有互动的学习方式让我实在没什么“学习热情”,因而成绩也不好,更不是老师眼中的红人。呵呵呵!因此我也对这第一次的新加坡家长会充满了好奇,会是什么样呢?答案很快揭晓了,小家伙的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在这次的家长会上主要谈及的是作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她们将会在学校学到一些什么、学校和老师会怎么教导指引她们,另外学校还介绍了一些对孩子学习有帮助作用的手机(iPad)软件,并介绍了家长需要配合学校和老师做的事情。45分钟的一个PPT,其内容之详细,实在让我难忘。
学校教育理念特色之教室座位安排:参加过这里的学生会的家长们会发现学生们的座位安排是非常合理的。课室内的座位安排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照片,从中可以看出老师授课基本上是站在整个教室的中心位置,而所有的孩子都围坐在周围。同时,为了让孩子们都能看见每个同学的脸,每组的座位都采取了我从没见过的坐向布置。对比中国国内那种从前到后一排排一列列的死板布置,这样的布置不单让孩子们能清楚看见老师的授课,也能增强同学之间的互动,而且以小组形式就坐,能从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另外座位也不是固定座位,小组间的座位每星期轮换,以示公平。从这样的细节可以看出,新加坡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们:1)公平意识;2)互助意识;3)团队精神;4)浓厚的学习兴趣。中国国内也许是在天天叫口号,但落到实处的细节确实和新加坡差了很远很远。
除了上边说的这些特色之外,学校还有干净整洁的学生餐厅、彰显双语教育特色的活动布告栏、各种运动场地、有着各种植物的小花园、培育室等等都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提供了生动真实的素材和空间。而上边提到这这些仅仅是新加坡一所普通的邻里小学。
最后,小圈儿想说,教育好在哪里,关键还是适宜,西方所谓的先进教育,不一定适应东方孩子的成长,东方的教育,西方不一样不认同,何必过分纠结,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育好不好,前提是先教会孩子做人...

TIM图片20180208105326.jpg (62.5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7 小时前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