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恋西方教育?那亚洲最佳的新加坡教育肿么样

2018年08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不要迷恋西方教育?那亚洲最佳的新加坡教育肿么样?

最近,一篇——“揭开西方教育骗局,终于明白精英和普通人的残酷差别!”的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瞬间东西方教育又碰撞出火花,让很多国内的家长懵懂了!

小圈儿大概讲述一下:

一位自称李女士的移民人士,讲述了孩子在英国的教育经历!

李女士在一线城市打拼,过了30岁才结婚,35岁时收入地位稳定了,要了孩子。

和中国大多数家长一样,她很心疼孩子,每当看到孩子写作业到很晚,总在同学QQ群鄙视国内教育“毫无人性”,把分数看得很重;羡慕西方的教育,注重孩子兴趣培养,课业负担少,轻松快乐。

于是,为了孩子将来,孩子上四年级时,她真的移民到英国了。

初到英国,李女士总爱晒孩子上学的情况,甚至包括课表:

课程科目多种多样,除了英语、数学、科学等“主课”外,还有戏剧、音乐、交际技巧课程,此外还有阅读、故事时间等活动。

上午9点上课,下午4点半就放学。如果家长没时间接孩子,可以留在学校参加各种兴趣班,体育、手工、园艺、跳舞,烹饪、魔术等等。当然要收费,10镑(100人民币)左右。回家以后,作业负担很小,几乎全是阅读。

更让李女士高兴的是,学校对学生管理宽松,以鼓励为主,所以,孩子轻松了,笑容也多了。

但是,李女士后来渐渐不再晒“幸福”了......

原因呢?

李女士这样讲述:

刚到英国时,她觉得孩子没有学习负担了,轻松快乐,自己也很欣慰,但是她慢慢觉得不对头了。

首先,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下降,这点她倒能帮孩子补一下。可是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凭兴趣出发了,习惯了鼓励表扬,对自己学习上的弱点、缺点也不太重视了,也不如在国内勤奋了。

照常理说,这样应该很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不正是我们教育欠缺的地方?

李女士有自己的一套说词——

那就是将来孩子要上私立中学

私立中学考试题的难度和学习强度可不比国内差。这样轻松下去,最终,孩子会难以通过国外名牌大学选拔。

李女士感慨说,我毕竟是干金融财会的,数学计算能力多重要,要是小学不训练思维和计算速度,我现在还能把工作拿下来么?可是英国的公立学校,在培养孩子数学方面太不重视了。这样怎么能成?我得把孩子转到私立小学去,再不能这样耽误孩子了。

等李女士再回到英国,真就把孩子转到了私立学校,每年学费至少2万英镑(18万人民币),这还不算寄宿费。

李女士的宝贝儿子上了英国私立小学,她也再也听不到老师的表扬了,而是直接说出孩子不足,孩子再也不愉快了,感到了和在中国同样的压力。唯一庆幸的是,孩子的数学成绩一直不错,可是别的成绩却有点惨不忍睹了。

原来,英国的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截然不同,有些课程设置要求和配套很高,作业量很大,要求严,很多家长也很在乎小孩成绩。而且课外活动也不比公立学校少,要对学生进行各项个人能力训练和培养,这也让李女士的孩子感到时间更不够用。

要强的李女士开始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而且全是科学、地理和法语的全面补习。开销增加了一大笔。

现在,李女士儿子如愿上了私立中学,学校规定GCSE考试中拿到6个A才能进入下阶段学习,否则就要转学。她再也不吐槽中国教育了,偶尔私下发出一声感慨,中国目前的教育还是公平的。

这时候也许已经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英国教育实现了阶级的固化以及分层。

英国中学教育系统有两类学校,一类是政府拨款的公立学校,一类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免学费;私立学校一年学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普通人家很难负担得起。

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天壤之别,与公立学校自由散漫相比,私立精英学校管理严格、学业压力巨大,在许多地方甚至比中国的重点中学还要残酷。

当然最后学生的人生命运和前途也不一样。英国的伊顿公学等5所私立学校学生考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人数,相当于1800所公立学校考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数。

英国社会80%的要职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1/3的国会众议院议员、半数的高级医生、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来自仅仅容纳英国7%人口的私立学校。

而公立学校则是为了穷人和移民孩子准备的教育机构。在这里不要求孩子掌握多少知识,不要求学生有多么严谨,而是提倡快乐学习。

公立学校的孩子的确能有一个开心、幸福的童年,教师只要把学生哄得快快乐乐、轻轻松松毕业,就算是完成任务。

但当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不懂得高等数学,也不懂爱因斯坦,更不懂哲学,他们大多只能从事底层工作,端个盘子,干点体力活。

所以,英国快乐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西方精英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

在英国,更少的学习时间、更宽松的学习环境,也意味着一个孩子想要成才,就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更多金钱投入,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平民的孩子永远是平民。

公立学校平民子弟如果真要跨越自己的阶层,只能靠天赋了,成为体育或者娱乐明星,这得完全靠偶然的因素。

英国前首相梅杰曾指出,很多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家庭环境决定了未来,教育机会的缺失让他们几乎无法做出改变。有影响力的机构中很难见到工薪阶层背景人士,社会流动性几乎停滞。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我们中国还是以公立学校为主,即便是重点小学、中学更多的是看分数,也不存在高昂的学费。

现在有很多人指出我们当今的高考弊端众多,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在分数面前,所有的考生是平等的。

相对于中国而言,美国的大学入学则是以推荐为主。

在美国电影《蜘蛛侠3英雄归来》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钢铁侠建议蜘蛛侠将来去上大学。

作为史塔克[关键词屏蔽]公司的董事长,托尼的推荐当然让小蜘蛛很容易上麻省理工这样的重点大学。但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作为平民英雄的小彼得是否还有这样的机会呢?又有多少普通家庭孩子可以得到社会上有实力的人士的推荐呢?

在美国,你想读名校,要么家庭有深厚的背景,要么就去上私立中学。

2016年全美高中排行榜第19名、加州第1名的惠特尼中学,156名毕业生共收到14份常春藤和250份史丹福、麻理等一流名校在内的822份录取通知书。

而且这些精英的孩子,压力也不比中国压力小,该校流传着一个数字——4。即“4小时睡眠、4杯咖啡、GPA4.0”——要想获得满分为4分的成绩,每天只睡4个小时,困了就喝4大杯咖啡。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表面上是方法的不同,其实质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只要有个好分数,就可以上名校,改变命运。

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

最后,小圈儿想简单谈一下新加坡的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很多童鞋都清楚,小圈儿理解新加坡的教育和新加坡的文化几乎一样,多元化结合的产物,符合新加坡实际的一种教育方式。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在继承了英国的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自身独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仅普及普通的国民教育,同时注重精英教育;不仅在教学质量上精益求精,更在学生品格和价值观上着力培养。可以说,新加坡教育的成功是跟这个国家合理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的。

新加坡教育部对于教育有明确的发展理念,教育服务的使命是要创造国家的未来,这将是通过培养新加坡的人民以他们去开创国家的未来。教育服务会提供给所有孩子一个平衡和圆满完整的教育,以发展每名孩子的潜力,和培养他们成为好公民,孩子将意识到他们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所持有的责任。

在过去的40年新加坡也在不断调整教育政策,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观念,到20世纪90年代初,效率导向的教育系统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由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明显出现全球性的知识型经济转向。国家竞争力的框架被重新定义,民族进步将越来越多地由发现和应用型的市场化理念来确定。

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加坡的教育系统进行一个革新、创造和研究的范式转变。

新加坡的理念是教育面向每一个儿童,旨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特长,实现他们所有的潜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热情。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自主采取新的思维方式,为未来准备好解决问题和创造新机遇的能力。同样重要的是,教育要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价值观、拓展他们性格优势,以面对未来的挑战。国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发展学生对家庭、社区和国家深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教育理念发展历程:

1997年 新加坡教育部提出 “思考学校、学习国家(Thinking Schools, Learning Nation ,简写为TSLN)” 的理念——当中描述了思考型国家和负责任公民,使教育系统有能力应对21世纪的挑战;

2003年 教育部对的学生和教师提出培养 “革新和创业(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简称I&E)的理念;

2004年 李显龙总理在他就职演讲中,提出“教的少、学的多(Teach Less, Learn More ,简称TLLM),希望教师能更好的教学,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改进教育质量,用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来装备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教师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理解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学生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能力。

新加坡的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发挥所长,注重培养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开拓,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树立世界观,面向世界,开拓视野。

只说教育理念大家可能会觉得太泛,没有真实的体验,下边通过新加坡的一所普通的邻里小学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相信你会感受到新加坡的教育理念!

学校教育理念特色之学校课室配备:学校每个课室都配备有电脑、白板、投影仪、麦克风和音箱,彻底告别那种粉笔写完一擦粉尘满天飞,不利老师和学生健康的情形。课室的地板干净得像酒店一样,可见学生们环保卫生意识之强烈。

教育理念特色之人文社会历史角:你是不是记得以前读书,班里面大部分的同学无论男女都不喜欢历史、地理和政治课。

为何?

死板、说教、无趣是主要的三大原因。而新加坡的一所普通的邻里小学,却能腾出一篇大的空间举办人文社会历史角,收集各类有历史意义的物件,以模型、图片、文字、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还原历史人文社会场景,让孩子们能接触历史、穿梭于时空。如此有趣、生动的教学方式,实非那种听课、念书、背年代人物地名理论的枯燥方式可比。

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个人文社会历史角是什么样子呢?

1/2
下一页
2025THE亚洲大学排名发布,新加坡国大、南大保持三四名!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2025 CSRankings震撼发布:中国高校强势崛起,新加坡南洋理工领跑亚洲AI领域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一个陪读爸爸眼中真实新加坡教育(小学篇)
2025年05月01日   •   2736次阅读
2024年新加坡大学排名
2025年04月29日   •   2736次阅读
2025新加坡留学生租房全解析:数据与细节中的安心之道
2025年04月29日   •   2736次阅读
新加坡政府中学网址及地址大全
2025年05月02日   •   2394次阅读
美国议员提案禁中国留学生?新加坡或成最大赢家!
2025年05月01日   •   2223次阅读
原来校区遍布全球的,居然是新加坡这座国际学校!
2025年05月02日   •   2223次阅读
新加坡这些政府中学,开放日即将来临
2025年05月04日   •   2052次阅读
2025高考后留学新选择:新加坡与澳大利亚全方位对比,用数据解锁最优路径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阅读
探索NUS:2025泰晤士排名中的亚洲翘楚
2025年05月02日   •   1710次阅读
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招生简章2025
2025年05月03日   •   1539次阅读
新加坡小一入学政策洗牌,PR学额缩减,国际生“地狱难度”,快来get通关攻略
2025年04月30日   •   1368次阅读
新加坡竞赛全解析:助力孩子攀登学术与创新高峰
2025年04月29日   •   1368次阅读
超1800人学签突遭吊销:留美中国学生的生存指南与未来抉择
2025年04月29日   •   1197次阅读
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招生简章2025
2025年04月30日   •   1197次阅读
一人一个真实吃过的新加坡留学红利
2025年05月03日   •   1026次阅读
撕开新加坡私校真面目:PSB 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2025年05月03日   •   1026次阅读
中国高考倒计时!选对留学路径成功逆袭
2025年04月29日   •   855次阅读
ERC学院 新加坡初中学历起点直升本科快速通道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阅读
高考不是唯一出路!用新加坡A/O水准通关,让世界名校触手可及
2025年04月28日   •   855次阅读
2025新加坡公立大学本科指南:通往亚洲顶尖学府的黄金通道
2025年04月29日   •   855次阅读
惊!2025新加坡KET考试大变革,国际学生留学之路危机四伏!
2025年04月29日   •   855次阅读
布莱顿国际学校申请攻略
2025年05月01日   •   85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