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警方"成为诈骗帮凶:一位50岁新加坡女性在一场完美骗局中倾家荡产

2025年03月19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诈骗分子的手段愈发猖獗,一场历时37天的精密骗局如同毒蛇般缠上了50岁的Jane。这位原本计划用毕生积蓄120万新元购置新居的普通女性,却在诈骗分子精心编排的"警察追凶"剧本中,先后经历银行账户被操控、现金当面交付等荒诞情节,最终沦为完美犯罪链条上的牺牲品。

这场以"自证清白"为名的骗局,不仅复制了近期中国晋城、杭州等地频发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手法——包括伪造警察证件、利用视频软件制造办案假象等典型特征,更通过长达月余的心理操控,将受害者逐步驯化为主动配合的"共犯"。

当Jane最终意识到自己亲手将购房款分批送入骗子手中时,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已然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信任危机的最新注脚。

01 骗局初现‍ 假冒警方来电设陷阱

去年12月11日清晨,Jane正在享用早餐,一通电话打破了平静。电话那头,一个自称是新加坡警察部队反诈骗中心(Anti-Scam Centre,简称ASC)工作人员Jenny Koo的女子,用看似严肃的口吻告知Jane,她的身份证被不法分子用于注册SIM卡发送垃圾短信

简满心疑惑,询问SIM卡注册地址,发现并非自己的住址,这让她的警惕性有所提高。然而,Jenny却建议她报案,并将电话转接至所谓的“警方调查组”

接电话的是另一名骗子,自称 “杨督察”。通话中,他刻意营造出忙碌的办案氛围,用对讲机与他人交流的声音让简觉得此次通话颇为正规。

一番 “调查” 后,杨督察告知Jane,大华银行一位名叫 “Serena Chilyn” 的分行经理冒用她的身份开设账户洗钱,还称Jane从中收取了 10% 的佣金

为证清白,Jane需每日四次通过WhatsApp向他报备行踪,并提供银行对账单。

起初,Jane心存疑虑,要求杨督察证明身份,对方出示了一张 “警察证件”。她又质问为何自己在大华银行的真实账户未收到身份被冒用开户的通知,杨督察辩称身为分行经理的Serena Chilyn有办法 “隐匿” 账户。

在之后几日与杨督察频繁交流,对方不断过问她的日程安排,Jane逐渐相信他真的在调查案件。杨督察还拿出一封信,警告Jane若涉嫌洗钱可能被拘留 60 天,严禁她向第三方透露消息

彼时,Jane家中有亲人离世,自己身体欠佳、工作繁忙,她说:“我当时根本没心思做决定…… 就想着,你们要什么,我给就是了,别来烦我。”

02 骗局升级 转账、交现金 “协助调查”成深渊

紧接着,杨督察将Jane引荐给他的 “上级钟督察”,申请 “优先财务审查”,这实则是骗子诱骗受害者转账的惯用伎俩。为免被拘,Jane依言而行,从积蓄中取出50万新元,存入一家中国银行新开的账户。

这位自称 “钟督察” 的 “上级” 告诉简,他们需要她协助揪出像Serena Chilyn这样的银行内部人员。“他让我深信…… 我是在帮警察。”

12月18日和19日,Jane分九次从中行账户向骗子转账,每次金额略低于2万新元。骗子称这些只是引蛇出洞的 “假付款”,她的实际资金不会受损。

此时,真正的反诈骗中心有所察觉。但钟督察早有准备,事先警告JaneASC可能来电告知她遭遇诈骗,让她坚称自己清楚在做什么,不必向ASC说实话,因为她正在协助 “警方” 办案。

当真的ASC来电,所言与钟督察如出一辙,Jane彻底深信不疑。就这样,总计约18万新元落入骗子囊中。

此后,骗子变本加厉,要求Jane当面交付剩余的 32 万新元现金。见面时,钟督察与Jane保持通话,指引她将钱交给何人。Jane回忆,来取钱的男子穿着T恤牛仔裤,像个 “小混混”。

此后又有三次碰面,她一次次将更多现金交出用于 “调查”。短短一个多月,120 万新元就这么没了。

03 真相大白 家人暖心陪伴,受害者反思

即便骗走百万巨款,骗子仍与Jane保持联系,要求她继续每日四次报备。期间,Jane多次询问款项去向,称需钱还新房贷款,起初骗子还敷衍安抚,1月24日后便不再回应。Jane却依旧按要求更新信息,直到2月4日,连续10天毫无回音,她才惊觉可能被骗。两天后,她向警方报案。

Jane哭诉自己的 “愚蠢”,最终向子女和丈夫坦白一切。三个儿子暖心安慰,主动提出承担新房装修费用。“他们说‘不管怎样,你还有我们。钱没了还能再挣,你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经历此番磨难,简感慨骗子就像 “猎人”,善于揣摩受害者情绪,像 “邪恶的心理医生” 般寻找 “攻击” 破绽。她建议大家千万别让骗子掌控情绪。

04

新加坡防骗举措

法律保障与全民防范刻不容缓

在新加坡,今年初通过的一项新法律赋予警方权力,可责令银行限制潜在诈骗受害者的交易,Jane认为若此法早实施,或许能帮到像她这样的受害者。

为预防此类诈骗,新加坡警方与各机构不断强化宣传

一方面,通过社交媒体、社区讲座等多种渠道普及常见诈骗手段,像这种假冒政府官员诈骗便是重点案例;

另一方面,银行也加强对异常转账的监控预警,一旦发现可疑交易,及时与客户核实或向警方报备。民众自身更要时刻警惕陌生来电,涉及钱财转账、个人信息提供务必谨慎核实,遇到可疑情况第一时间联系警方或反诈骗中心。

简选择放下损失,将其当作 “慈善捐款”,并相信善恶终有报。她的遭遇警示着每一位新加坡居民,诈骗可能就在身边,防范意识一刻也不能松懈。

只有警民携手、全民防范,才能筑牢防骗壁垒,守护好自己的 “钱袋子”。

停车场惊变!丈夫捉奸遭情人驾车甩落受伤,被告否认鲁莽驾驶
2025年07月02日   •   10万次阅读
飙速160公里玩追逐游戏 网红撞死少女还说活该
2025年06月29日   •   6万次阅读
遗憾没让父母享福 李铭顺自责“不该劝爸妈退休”
2025年06月30日   •   5万次阅读
33岁坠楼身亡!新加坡这场情感纠纷竟是两位男士……
2025年06月30日   •   4万次阅读
风雨不改平均每天骑250公里跑单 送餐员月赚2万 新山买别墅
2025年07月03日   •   4万次阅读
金文泰发生坠楼案 妇女高处坠落身亡
2025年06月28日   •   4万次阅读
狮城经营“陪游小姐”生意 女老板监15个月
2025年07月01日   •   4万次阅读
称代买万字票中巨奖 “算命师傅”命砸大钱还愿 女郎下场惨重
2025年06月30日   •   3万次阅读
【“情夫裸驾逃”案续审】 若两人是朋友 为何同裸车内?
2025年07月03日   •   3万次阅读
“蹭饭女团”转战邻里商圈 公众当场质问揭穿套路
2025年06月29日   •   3万次阅读
一边哭穷一边丢弃家具 新加坡人变得越来越随意浪费?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医生破产隐瞒千万身家 百万股份 全转3子女
2025年06月28日   •   3万次阅读
老翁被游说花6016元买加热床垫 女代父要求退款不果愤而报警
2025年06月29日   •   3万次阅读
狮城男称订了陪游服务 上门“索性”拿刀恐吓泰女
2025年07月01日   •   3万次阅读
突发!新加坡金文泰商业街一女子跳楼身亡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摩哆藏毒闯兀兰关卡!大马女被捕 恐判死刑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警方重拳出击,芽笼“大扫荡”!10名中国女子因无工作准证陪酒,被逮捕!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几名文身女子惹兰勿刹被捉 警方扛走多个旅行箱和多袋东西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吃沙冰吃到塑料碎片 女事主向名甜品店索赔1.6万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猫山王每盒只卖2新元 超低价格诱点击 社媒现榴梿骗局
2025年07月04日   •   2万次阅读
女子接收亡父组屋 带男人回家叫姐妹搬走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为家族生意 涉行贿3.6万 一家四口全被控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前外长放话:20 年后不跟美国混了?揭秘 “选择中国” 背后的真相
2025年07月04日   •   2万次阅读
噪音扰邻违庭令 七旬妇罪成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