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电动车市场的迅猛发展浪潮中,中国市场表现尤为抢眼,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的保有量接近4200万辆,同比增长约50%,其中,中国占据了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的一半以上。同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显示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强劲动力。

图源:FACEBOOK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不仅在本土市场蓬勃发展,其影响力也辐射至国际舞台。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同比增长了25.7%。在这股全球电动化的潮流中,东南亚市场以其活力和增长潜力,成为了中国车企的重点关注对象。去年第一季度,东南亚销售的电动汽车中有75%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这一数据凸显了中国车企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中国新能源车企大量涌入新加坡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其市场动向具有风向标的作用。中国车企纷纷将新加坡视为进军东南亚市场的新“福地”,期望通过这个窗口进一步拓展区域市场。

图源:FACEBOOK
自2017年吉利收购马来西亚宝腾以来,东南亚市场便迎来了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包括哪吒、比亚迪、上汽、广汽、长安、奇瑞、极氪、小鹏等多个中国新能源品牌先后通过不同方式进入东南亚市场。
中国新能源车企以其快速的设计周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高性价比,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东盟十国总人口超过6.79亿,占世界总人口的8.5%,对于中国新能源车企来说,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新加坡在汽车消费理念、技术水平以及市场成熟度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国际汽车品牌进入东南亚市场的重要跳板。2023年,新加坡电动汽车市场销量增长了约50%,2024年这一增长趋势得到进一步巩固。新加坡陆路交通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新加坡新售车辆中,电动汽车的占比已达到三分之一。
新加坡有望成为东南亚新能源汽车市场标杆
据《海峡时报》援引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报告显示,新加坡有望在2040年成为东南亚电动汽车市场的领航者。报告预测,届时新加坡乘用车中,电动汽车的比例将达到80%,为整个东南亚地区树立市场标杆。

图源:FACEBOOK
新加坡作为中国新能源车企国际化的“第一站”,其市场潜力日益凸显。自2014年起,比亚迪等中国新能源车企就开始在新加坡布局,通过与本地机构的合作,逐步建立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地位。2023年,比亚迪在新加坡的电动车销量夺冠,注册数据达到1416辆。
除了比亚迪,蔚来、小鹏、极氪、欧萌达、东风、广汽埃安等中国电动汽车品牌也纷纷登陆新加坡市场。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品牌在新加坡新注册车辆中占比达到18.4%,显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新加坡市场的强劲增长。
新加坡优势与中国车企出海需求完美契合
新加坡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中国新能源车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2030年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的指导下,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推出了电动汽车路线图,制定了明确的节能减排目标。2023年,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将最大的电动巴士订单授予比亚迪和其他制造商,这是新加坡公共交通电气化的重要一步,也为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国际扩张提供了助力。
新加坡在电动汽车基础补能网络的建设上也做好了充分准备。新加坡拥有东南亚地区最高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密度,为电动汽车的普及提供了便利。新加坡吉宝基础设施部门旗下的Volt公司正在建设东南亚最大的充电中心,这将进一步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

图源:FACEBOOK
新加坡独特的拥车证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动汽车的普及。该制度鼓励车主定期更换车辆,提高了汽车市场的流通活力;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新加坡成为辐射东南亚市场的重要节点。中国新能源车企通过新加坡这个窗口,不仅能够展示自身的创新实力,还能更好地拓展至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
新加坡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开放的政策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市场活力,成为了中国新能源车企国际化的首选地。中国高端新能源车企涌向新加坡,是政策、基建、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新加坡作为东南亚新能源汽车市场领航者地位的生动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