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党的阿裕尼、后港、盛港已连成一片,今后形成良性互补是题中应有之义。连成一片之后,对东海岸和马林百列也会有一些连动的效果。
工人党以2个集选区1个单选区总共10个国会议席遥遥领先。工人党本届派出21个候选人,10个当选,在新加坡反对党阵营中是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在工人党落选的选区,成绩亦相当漂亮,例如东海岸集选区,工人党得票率为46.59%看来工人党市镇理事会财务事件并没有对它本届竞选造成影响,刘程强“一代新人换旧人”“退而不休”,让选民见到工人党积极培养新人的努力,工人党和毕丹星在辣玉莎事件上的危机处理得当,这些都是工人党本届大选成功的主要原因。
从大卫马绍尔(第一代)到惹耶勒南(第二代),到刘程强(第三代),再到第四代(毕丹星),工人党新一代已经成型,工人党的作风从惹耶的“撞墙派”到刘程强的“温和派”及“不为反对而反对”,很获得选民的接受和信任。
随着工人党在国会中进一步巩固反对党老大地位,它将来吸引人才会更加有力,对人民行动党形成的挑战也更大。再过一两届大选,如果工人党维持发展,很可能可以完全整合新加坡的反对党阵营。到了那个时候,新加坡政治“两党制”就初具雏形了。
不过,“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随着工人党取得国会10个议席,选民对它的期望肯定提高。工人党是否能满足这种期望,必须努力。
2. 民主党一二把手成绩大大提升
新加坡民主党在武吉巴督(徐顺全得票45.20%)和武吉班让(淡马亚教授得票率46.26%)得票率很不错。他们两人2015年大选在荷兰—武吉知马集选区的得票率只有33.38%,本届成绩是很大的提升。
淡马亚形象不错,而徐顺全看来已经摆脱了早年的负面形象。民主党党魁和党主席成绩不错,也说明竞选期间有关1000万人口的争议不但没有对他们造成损害,说不定还有加分。
民主党其他候选人的表现一般,包括前来投靠的方月光(36.82%)、陈如斯及戈麦斯(33.64%)。从某个角度说,这说明民主党发展队伍的能力仍嫌不足,至今未出现明显的新生代。
由于工人党的“大捷”,把民主党远远抛在后面。民主党将来要吸引人才,恐怕更为不易。
3. 陈清木宝刀未老
陈清木的新加坡前进党的表现不俗,他自己竞选的西海岸集选区得票率48.31%,是落选反对党候选团队中最高的;玛丽蒙单选区的洪永元得票44.96%,颇为漂亮,其他候选人也有不乏在40%左右的。
本届是前进党首次参选。在未来,前进党能否继续前进,主要得看年届八旬的陈清木是否能尽快把人才团队建立起来。在这个方面,他面对的不只是来自人民行动党的竞选,更关键的是,他面对是工人党的人才竞争。
另一个挑战是,陈清木必须让前进党摆脱“陈清木党”的形象,不能让人感觉前进党没了陈清木就成一盘散沙了。
4. 人民行动党痛失部长,得票率下降,未来不易 本届大选,人民行动党痛失盛港集选区,丢失一个正部长(黄志明)、一个高级政务部长(相当于副部长,蓝彬明)、一个高级政务次长(相当于部长助理,安宁阿敏),几乎重现了2011年阿裕尼之役的惨痛。这肯定是选前所预料不到的,由此可见“林志蔚现象”的威力。
另一方面,人民行动党本届大选得票率大幅下滑,下降了8.6个百分点,应证了观察员关于2015年人民行动党得票69.9%不可复制的判断。

另一方面,在过去,凡有危机总是对执政党有利,因为选民人心思静。但是,本届大选结果有点颠覆这个惯例。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以往选民对人民行动党信任度很高,出现危机时,愿意以全力支持人民行动党政府,唯政府马首是瞻,放心让政府放手去做;而现在,选民则认为与其唯政府马首是瞻,一锤定音,恐怕更需要的是百家争鸣,避免执政党“近亲繁殖”,出现集体迷思。
本届大选的成绩对人民行动党恐怕是一记闷棍。尽管本届大选并无“变天”可能,甚至反对党连国会三分之一议席也无法染指,但是,反对党行情看涨,得票率全面上升,在接下来两三届大选,行动党将来在大选中丢失集选区和部长不再不可思议。
在2011年丢失阿裕尼之后,行动党2015年、2020年大选不再往阿裕尼派部长级人马。以后对盛港是采取这样的“绥靖”政策?还是派部长领军强攻?要是派的话,派谁?这些都是今后越来越不容易处理的两难问题。
5. 非选区议员议席
新一届国会将有2个非选区议员议席。目前得票最高的几个落选候选团队/候选人是:
· 前进党西海岸团队:48.31%
· 工人党东海岸团队:46.59%
· 民主党淡马亚:46.26%
· 民主党徐顺全:45.20%
陈清木曾说过他不会接受非选区议员议席,不过不排除他的团队中有人接受这个议席。
究竟这2个非选区议员议席“鹿死谁手”,有待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