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不包括汤申—东海岸线的股息收入,SMRT地铁在2023财年的税后净利仅为170万元,盈利率仅0.2%。
《联合早报》日前报道,汤东线第三阶段11个地铁站自2022年11月13日启用后,推高了乘客量,SMRT的汤东线子公司第一次派发股息收入给SMRT,使得公司2023财年的税后净利从上财年的1120万元激增到4250万元。
不过,由于其他营运收入减少,加上员工成本、维护费及电费增加,导致公司息税前盈利(EBIT)锐减约62%至610万元。
SMRT地铁总裁蓝晓开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透露,2023财年的税后净利包括汤东线子公司给予的总值4080万元的股息, 这是汤东线子公司累计了三年的盈利,也是自2020年1月31日这条地铁线通车以来,首次派息给SMRT地铁。
他说:“不包括汤东线的股息,SMRT地铁的盈利率将是0.2%。”
新加坡理工大学工程系副教授周毅博士受询时指出,SMRT地铁2023财年的营运收入增长1亿6770万元,但营运开支也相对上扬了1亿7790万元,所以不包括汤东线的盈余,SMRT地铁的盈利实质下降约1000万元。
SMRT:汤东线采纳“改善法”提高生产力
SMRT是在2017年,以17亿元的服务费,标得汤东线首期九年的经营权,竞标价比竞争对手新捷运低了约30%。
考虑到汤东线分阶段通车,初期乘客量和车资收入难以估计,为免业者推高竞标价,汤东线在启用初期,暂时改用类似公共巴士发包合约的营运模式,由政府全权承担车资收入风险,即陆路交通管理局会收取全数车资,并支付一笔服务费给经营者提供服务。
蓝晓开指出,汤东线自通车以来,便在营运、维修及服务等各方面采纳“改善法”(Kaizen)来提高生产力,进而节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