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新加坡疫情这2年

2022年05月05日   •   1万次阅读

4月26日,新加坡解封绝大部分限制措施,让生活重新回到疫情前的日子。

社交聚会人数限制的解除、SafeEntry以及合力追踪应用场景的弱化等等措施,让新加坡人在2022年的4月,终于可以享受到无拘无束了。

图源:新浪

除非有传染性特别强、毒性特别强的新变种毒株出现,否则,新加坡几乎已经不可能出现倒退回之前处处受限的时候了。

无论是本地卫生专家、主管防疫事务的部长,甚至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都或多或少在公众面前,传达出这样的讯息。

国际上,“新加坡模式”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卫生专家,开始对新加坡的抗疫思路展开了研究。不少人认为值得借鉴。

媒体表扬新加坡防疫模式 虽然外界现在对新加坡的防疫不乏赞扬。但是在这两年间,在新加坡生活的人才知道,新加坡取得的成功,其实并不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新加坡走过一些弯路,也付出过一些代价。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加坡的抗疫之路,没有侥幸,只是不断的在试错和纠错中,终于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图源:Financial Times

李显龙感谢医护和民众 新加坡抗疫并非一帆风顺

4月24日晚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参加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里,举办的一场演讲兼晚宴。

会上,李显龙对新加坡现有的新冠疫情态势似乎是颇为满意。他向疫情期间,时刻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62000名医护人员表达了敬意。

图源:海峡时报

演讲中,李显龙认可了新加坡的医护人员以及志愿者们的努力,认为他们在过去两年履行自己的职责,奋战前线挽救患者的生命,并尽量避免将病毒带到社区。

图源:海峡时报

“他们(医护人员)被推向极限的同时,依旧保持了最高的水准。”这是李显龙的原话。

图源:陈笃生医院&新加坡中央医院

当然,李显龙也承认这种情况肯定是无法持续太久的,他们也需要休息。

因此,李显龙表示,未来当局会尽量会为这些人提供一些喘息的机会,让他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除了医护人员外,李显龙也表达了对民众信任的感谢。

绝大部分的新加坡人,遵从了政府的指示。“断路器”阻断措施期间,大部分人都乖乖待在家中,非必要绝不出门。

图源:CNN

又或者高警戒分阶段解封,以及宣布“共存”后,大部分人都遵照指示,戴上口罩并尽量保持社交安全距离。

“无罩嫂”是新加坡极个别的个例,图源:海峡时报

政府推出全民疫苗接种计划后,80%以上的人口,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疫苗接种。(现在是93%)

单单是疫苗追加剂,至今为止也有70%的人完成接种。

图源:CNA

虽然有不少人早就对戴口罩产生的厌倦,但直到上月底政府彻底解决室外强制口罩令前,新加坡并没有出现很多西方社会所出现的那种“反口罩示威游行”。

图源:8视界

对此,李显龙认为新加坡对政府,对本地医疗系统有着足够的信心,尽好了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这是政府能够团结上下,最终逐步解封的核心因素之一。

但,即便如此,新加坡依旧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李显龙看来,新冠给新加坡带来的教训相当沉重。

来源:CNA

那么,在外界一片赞誉声中的新加坡防疫,究竟曾经遇到了哪些困难?

防疫有如摸著石头过河

新加坡付出了这些代价 118万人感染新冠 占总人口五分之一

一个很直观的数字,新加坡已经共有118万余人感染了新冠。

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常住人口曾直面新冠的威胁。

在全世界范围内,每百万人口的确诊人数,新加坡以近20万的数字名列第67,远超世界平均的每百万人中6.5万人感染

数据来源:worldometers

虽然奥密克戎毒株看起来并不是太致命,但新冠后遗症,或者“Long Covid”的现象,具体有多么严重还不清楚。

总而言之,太多人感染,并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公共医疗系统曾面临急剧压力

感染新冠,除了会让患者难受以外,造成的公共卫生资源挤兑,也是新加坡曾出现的严重现象。

图源:见水印

持续多时的高强度工作,让医护人员不堪重负。一名医护人员要照顾十多名病人,是常有的事。

“忙到没有时间上厕所”,是去年9-10月那波疫情下,新加坡医护人员面临的真实处境。

图源:海峡时报

工作强度大不说,众多的患者涌入医院,很多医护人员为了照顾新增病患,不得不选择延长工作时间,让他们的休息时间,也变相减少了许多。

在如此高压强度下,不少医护人员选择辞职。单单是2021年上半年,就有1500名医护人员辞职。

疫情前,辞职人数整年也不过约2000人......

图源:海峡时报

直到新加坡引入并完善了居家康复计划及三级医疗程序后,情况才稍微得到改善。

新加坡经济受到这些重创

作为一个外向经济的国家,疫情让新加坡2020年的经济,萎缩了不止一点点。

整个财年,新加坡GDP同比实际缩减5.4%。这是新加坡自半个多世纪前独立以来,经济表现最差的一年,并且还是自2001年以来的首次年度萎缩。

图源:搜狐

疫情下,新加坡很多行业一片萧肃。

餐饮业首当其冲,在过去近两年时间里,堂食限制和禁令,让原本热闹的食阁人影稀少。

图源:CNA

新加坡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遭重,圣淘沙的沙滩原本人声鼎沸,但在疫情下万籁俱寂。

疫情前(上图)VS疫情中(下图),图源:TripAdvisor&AsiaOne

整个2021年,新加坡游客总人数不过33万人左右,不足疫情前的2%......

航空业也好不到哪儿去。新航统计数据显示,2020/21财年,新航最终亏损42.7亿新元,连续两年出现亏损。

整个2021年,新航的销售额只有38.15亿新币,同比减少76%。客运量也同比下跌了98%。

为减少成本不少飞机停在沙漠里,图源:Traveller.au

经济创伤从失业率就能看出,无论是2020年还是2021年,居民和公民的失业率,比起疫情前的2019年都要高出不少。

图源:新加坡人力部

新加坡动用大笔储备金

2020年,为了保住大部分人民或者企业的饭碗,副总理王瑞杰在财政预算案上,宣布将动用国家储备金提供援助计划,减少他们的损失。

政府提供的部分援助计划,图源:8视界

这场大撒钱行动,几乎人人都有份。(外籍员工也实际受益,不然公司可能会被迫裁员)

这两年下来,政府确确实实地,从“国库”里拿出了429亿新币,用来支持各项援助计划。

单单是为了救市,新加坡就动用了总储备的近十分之一的钱!

来源:快易理财网

当然,储备金的意义,就是为了帮助国家渡过危机。从这点上看,也算是用在了刀刃上。

种种迹象都显示,正如李显龙所言,新加坡在这次疫情中,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的。

1/2
下一页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3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7182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5814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