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这个被誉为“花园城市”的国家,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制造业实力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在这片弹丸之地上,不仅以其金融中心的地位和繁忙的港口而闻名,还因其强大的制造业而备受瞩目。尽管面积不大,但新加坡的制造业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在高科技出口领域。

图源:雅虎
新加坡制造业的崛起
在东南亚众多国家中,新加坡一直是投资者最青睐的投资胜地,与此同时,新加坡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实现22个月的增长,显示出其制造业的强大竞争力。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加坡制造业增加值持续稳步上升,其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一直保持在20%以上,有时甚至超过25%。新加坡制造业出口的产品涵盖了航空航天、半导体、化学和生物医学科学等多个领域,成为全球第四大高科技出口国。在制药领域,全球收入最高的十种药品中有四种是在新加坡生产的。
2020年,全球经济面临着严峻挑战,而新加坡制造业却宛如国民经济的一盏明灯,成为了新加坡当下乃至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新加坡制造业逆势而行,在2020年7月至12月间连续6个月增长,全年增长达到7.3%。
特别是在生物医药制造、电子和精密工程领域。2020年,生物医药制造业的产值相比2019年增长了23.7%,而精密工程产业也实现了10.6%的增长,这得益于半导体设备、测量设备、光学仪器和金属精密组件的产量提升。
新加坡制造业2030愿景
面向未来,新加坡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制造业2030愿景”,旨在将新加坡建设成为全球先进位造业的中心。这一愿景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实现制造业增长50%,并保持制造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约20%的贡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加坡政府正专注于三个关键领域:投资先进位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大的研究生态系统,以及支持企业采用工业4.0技术进行转型。这些努力都是为了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更高端、更具创新性的先进位造业转变,特别是在开发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独特技术和产品方面。

图源:Unsplash
为此,新加坡成立了东南亚制造联盟(Southeast Asia Manufacturing Alliance),旨在支持有志于拓宽东南亚市场版图的国际和本地制造商的新举措。通过“新加坡+1”战略,该联盟将构建一个工业园区网络,以促进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发展。这一新联盟的推出,预计将为实现新加坡的“制造业2030愿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迈向“制造业2030愿景”的道路上,新加坡正积极吸引世界级的投资者和企业进入其制造业领域,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核心地位。这一战略不仅将增强新加坡的制造业基础,还将提升其作为全球高端制造业中心的影响力。
全球一流企业的重要制造基地
新加坡以其坚实的知识产权保护、稳定的商业环境和友好的商业政策,成功吸引了众多全球领先的制造企业,特别是在电子、半导体和化工行业。2020年,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报告了创纪录的172亿新元固定资产投资,其中电子和化工行业分别占据了37.7%和24%的比例。
新加坡着重发展高端制造业,不再单纯依赖外国投资者,而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新加坡拥有2700家精密工程公司,300家半导体企业,制造了全球大约70%的半导体引线焊接机、60%的微阵列、35%的热循环仪和质谱仪,占据了全球约30%的助听器市场、20%的半导体设备、10%的制冷压缩机市场。
// 电子和半导体行业

图源:雅虎
电子和半导体行业是新加坡最大的制造业分支,雇佣了约70,500名员工,占制造业GDP的39%,新加坡已成为包括美光科技、博通、英飞凌和格罗方德等全球大型半导体公司的关键制造基地。
英飞凌(新加坡)和美光科技(新加坡)的工业4.0工厂被选为世界经济论坛全球54家“灯塔工厂”,这些工厂以其数字化生产和智能工厂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典范。
为了支持半导体和电子行业的发展,并加强新加坡在制造业人才方面的优势,新加坡半导体工业协会与政府机构联合推出了一系列人才招聘计划。这些计划旨在提升学生对半导体行业的了解,分享行业趋势和成功案例,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于这一领域,为全球企业在新加坡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
// 生物医药制造

图源:Unsplash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并致力于支持先进位造业生态系统的建设。裕廊创新区(Jurong Innovation District)便是这一战略的体现,它集结了众多顶尖的先进位造企业,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的工业生态系统。
美国著名的生物科技公司Illumina在裕廊创新区设立了其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自2008年进驻新加坡以来,该公司在这里主要生产用于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微阵列珠芯片和核心测序耗材。
新加坡前贸易及工业部部长曾指出,Illumina公司的例子证明了新加坡在吸引全球人才和培养本地人才方面的成就,这些努力对于建立强大的人才队伍,使新加坡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与顶尖人才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新加坡将持续优化其制造业生态系统,以满足企业在创新、连通性和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进一步增强企业在新加坡乃至全球的竞争力。
// 新加坡本土企业的蓬勃发展
新加坡不仅在生物医药制造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还积极扶持本地制造企业的发展,通过“企业腾飞计划”等项目助力企业成长,成为行业领先者。铭板集团、AEM和Oneberry Technologies等新加坡优秀制造企业展示了新加坡制造业的强大实力。
铭板集团(Meiban Group)

一家新加坡本土EMS供应商,拥有从设计开发、内部模具制造、塑料注塑成型、PCB*生产和组装到完整产品组装的能力,已利用工业4.0技术如iSmart Factory方法改变传统制造业。
AEM

新加坡的AEM公司,从一家自动化公司起步,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为全球半导体巨头,如英特尔等,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该公司不仅被列入福布斯亚洲中小上市企业200强,还预计年营收将达到4.8亿至5亿新元。
AEM凭借其创新实力,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占据领先地位,并与全球合作伙伴建立了牢固的联系,进一步推动了新加坡制造业的全球网络扩展。作为“企业腾飞计划”的参与者,AEM不仅为新加坡创造了众多就业机会,也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成为新加坡企业的典范。
Oneberry Technologies

新加坡的创新安全和远程监控技术提供商Oneberry Technologies开发了能够执行安全和巡逻任务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已在国家级重要会议上投入使用,展示了新加坡在先进位造技术方面的实力。
得益于新加坡政府的定制化支持,该企业得以与全球领先的制造企业建立合作,推动制造业生态系统的完善,并加速工业4.0的转型。
新加坡已推出全球首个工业4.0工具——工业智能指数(Smart Industry Readiness Index,简称SIRI),为所有制造企业提供转型所需的框架和工具,帮助它们评估自身的工业4.0设施准备情况。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优秀的新加坡制造企业登上国际舞台,展现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
这些强大的本地企业将进一步推动新加坡制造业生态系统的完善壮大。
在谈及“制造业2030愿景”时,新加坡贸易及工业部部长强调了制造业发展的双重目标:“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追求制造业的规模增长,我们同样重视制造业质量的提升。因为只有在质量上实现新的突破,我们才能抵御低成本生产商的竞争,这是我们对新加坡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共同期待。”
面对中国的优质制造企业,新加坡正虚位以待。新加坡“智”造的2030愿景正等待着各方企业的加盟,共同创造制造业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