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越来越热
研究显示,全球部分地区未来数十年经历的热浪将越来越强,以致人类无法继续生存。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前,发表的报告预计,非洲萨赫勒地区、非洲之角、亚洲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将经历极端热浪,酷热程度将超越人类生理和社会所能承受的极限,造成广泛的影响和惨重的人命伤亡。
报告说,各方需立即采取积极行动,预防极端热浪引发的灾难和降低极端高温天气造成的影响,以免人类被迫迁移,导致不平等的问题加剧。

报告引述的研究数据估计,到了2050年,城市地区生活在极端高温下的贫困人士将激增七倍。其中,情况最严重的是西非和东南亚地区。
热浪席卷各国
英国在2022年新年,迎来当地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除夕和元旦。
英国气象局说,这是英国有记录以来气温最高的新年元旦和除夕。 伦敦市中心圣詹姆斯公园的气温在元旦当天一度达到16.2摄氏度,高出1916年在康瓦尔郡创下的15.6摄氏度高温记录。

UK
2022
英国也在除夕创下高温记录。多个地区的气温介于14.9到15.3摄氏度, 打破了威尔士2011年创下的最温暖除夕记录。 受来自南大西洋加纳利群岛的暖潮湿空气影响,英国这两天的天气异常炎热。
2022年夏天,热浪更是在欧洲各国肆虐。
数据显示,2022年夏天是欧洲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个夏天,欧洲大陆出现数百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根据欧盟委员会卫星监测系统的数据,8月份是欧洲有纪录以来最热的月份,气温上升比去年8月创下的纪录高出0.4摄氏度。
科学家说,欧洲各地出现严重的热浪,加上气候异常干燥,导致许多地区的夏天气温、干旱和野火事故都创下纪录,对社会和自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数据也指出,8月也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8月,平均气温比1991年到2020年的8月份高出0.3摄氏度。
自然灾害不断
极端天气在全球掀起热浪、林火、旱灾,一些地区过后还遭遇水患,人类生活面临巨大冲击。
工业化的步伐也导致热浪天气在全球越来越普遍,欧洲就正经历今年以来的第三波热浪。
欧洲经历漫长的酷暑炎夏,西班牙的气温一度冲到42摄氏度。不正常的高温炙烤加上气候干燥,在多个地区引发林火狂烧。
烈日曝晒下,欧洲多个地区水位骤降,意大利加尔达湖原本沉浸湖底的岩石也露出了水面。法国勃艮第的这条河流也已完全干涸。

欧洲

“对于人类健康来说,高温是最大的风险。不幸的是当我们遇到这些热浪时,会导致大量死亡个案。”
研究人员指出,脱水能造成一些躁狂抑郁症药物的药效降低,呼吁各地政府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案来应对。
牛津大学史密斯商学院和环境学院系讲师表示:“我呼吁世界各地的政治家关注过去几个月的情况,以及这些气候问题的严重性和对人们的影响。现在是时候展开行动,应该动起来了。”
炎热过后洪水来袭。在英国,经过之前两次热浪席卷后,全国各地下起了倾盆大雨,地面却因为太干燥,无法吸收水分,引发山洪暴发的危险。
新加坡也更热了
报告显示,过去十年是新加坡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10年。
新加坡气象署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本地在2012年到2021年的中位数气温达到摄氏27.97度,比前一个十年高出0.02度。
去年全年的中位数气温也达到27.9度,比长期平均值高出0.1度。

其中,去年在宏茂桥一带录得的单日最热气温,达到36.3度。六月份则是去年最炎热的月份,平均气温达到29.6度。
另一方面,去年1月2日,纽顿一带迎来最冷的气温记录,当晚录得的气温达21.1度。
专家表示,气温上升可能导致我国出现新型传染病的风险增加。
根据近期刊登在《自然气候变化》期刊上的研究指出,气候变化加剧了200多种传染病以及毒蛇咬伤等数十种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在375种已知人类传染病当中,就有58%或218种疾病因为某种气候灾害而恶化,包括疟疾、猴痘和兹卡病毒。
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会出现大风暴和飓风,因此不容易出现水源性疾病。

不过,作为旅游中心,一些疾病无可避免地会从其他国家传入我国,例如猴痘和冠状病毒。
虽然新加坡已经加大对传染病的监测,包括检测废水,但仍需要更加努力,了解其他国家的疫情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