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稍纵即逝,新加坡就像大国博弈夹缝中的一座避风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富人。


新加坡是一个税率低、资产管理水平闻名遐迩的法治国家,被称为“东方的瑞士”。政府如同一名管家,日常事务照料得无微不至。


前两年,富人们带着财富来到狮城,伴随着经济复苏的步伐,在这里的消费、金融和互联网领域诞生了一位又一位的顶级富豪。
而今年,更多的富人在狮城驻足停留,开启生活的新篇章,也有更多的财富疯狂涌入这座还不到600万人的城市,带动新加坡豪宅价格水涨船高,就算是租金也涨了几十个百分点,一大批房产富豪随之横空出世。

直到上个月,在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新加坡进入前三,终于成为亚洲金融中心。


向来闷声发大财的新加坡,今年突然站在了聚光灯下,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这三年,新加坡从“躺平”到“躺赢”,变化之快令人惊叹。
新加坡能够“躺赢”,离不开背后的三大优势。

地理优势
新加坡占据着马六甲海峡的关键位置,是天然的世界航运中转站,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从新加坡到达东南亚的任何一个其他主要城市,几乎只需要花费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

跨国公司选择立足新加坡,就能一举辐射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一个总人口6.5亿的庞大市场。
换句话说,对于那些想要在东南亚开展业务的跨国企业来说,新加坡是他们的首选。

政治优势
本来,新加坡的公司税税率已经低至17%,在一系列政策优惠,包括总部计划HQ、特准国际贸易商计划AITS等的加持下,设立总部的跨国企业只用按照5%至10%的税率缴纳企业税即可。

人才吸引力
新加坡从2007年开始,就推出了“个人就业许可证”,外籍人士就算离职,也无需立即离开新加坡,可以有半年的缓冲期,去寻找新工作。
此外,新加坡也曾经放宽了留学生毕业后成为永久公民的门槛。
另外,新加坡专门推出了针对科创领域专业人才的Tech.Pass签证,对于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该类签证的申请程序十分便捷。

种种政策,对于海外人才的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
未来,新加坡不一定能够维持世界第三金融中心的地位,但需要警惕的是,新加坡的下一位对手,或许已经不在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