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稍縱即逝,新加坡就像大國博弈夾縫中的一座避風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富人。


新加坡是一個稅率低、資產管理水平聞名遐邇的法治國家,被稱為「東方的瑞士」。政府如同一名管家,日常事務照料得無微不至。


前兩年,富人們帶著財富來到獅城,伴隨著經濟復甦的步伐,在這裡的消費、金融和網際網路領域誕生了一位又一位的頂級富豪。
而今年,更多的富人在獅城駐足停留,開啟生活的新篇章,也有更多的財富瘋狂湧入這座還不到600萬人的城市,帶動新加坡豪宅價格水漲船高,就算是租金也漲了幾十個百分點,一大批房產富豪隨之橫空出世。

直到上個月,在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新加坡進入前三,終於成為亞洲金融中心。


向來悶聲發大財的新加坡,今年突然站在了聚光燈下,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這三年,新加坡從「躺平」到「躺贏」,變化之快令人驚嘆。
新加坡能夠「躺贏」,離不開背後的三大優勢。

地理優勢
新加坡占據著馬六甲海峽的關鍵位置,是天然的世界航運中轉站,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從新加坡到達東南亞的任何一個其他主要城市,幾乎只需要花費不到4個小時的時間。

跨國公司選擇立足新加坡,就能一舉輻射到整個東南亞地區,一個總人口6.5億的龐大市場。
換句話說,對於那些想要在東南亞開展業務的跨國企業來說,新加坡是他們的首選。

政治優勢
本來,新加坡的公司稅稅率已經低至17%,在一系列政策優惠,包括總部計劃HQ、特准國際貿易商計劃AITS等的加持下,設立總部的跨國企業只用按照5%至10%的稅率繳納企業稅即可。

人才吸引力
新加坡從2007年開始,就推出了「個人就業許可證」,外籍人士就算離職,也無需立即離開新加坡,可以有半年的緩衝期,去尋找新工作。
此外,新加坡也曾經放寬了留學生畢業後成為永久公民的門檻。
另外,新加坡專門推出了針對科創領域專業人才的Tech.Pass簽證,對於符合要求的專業人才,該類簽證的申請程序十分便捷。

種種政策,對於海外人才的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
未來,新加坡不一定能夠維持世界第三金融中心的地位,但需要警惕的是,新加坡的下一位對手,或許已經不在亞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