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天价机票,从新加坡回到中国,成为最后一批需要隔离的人

2022年12月29日   •   4万次阅读

今天一早醒来,小编的朋友圈已经被全面刷屏,所有人都在奔走相告,“回家”即将免隔离的好消息!

现在正值新加坡的圣诞假期,中小学也都放假了,辣妈的很多粉丝们都抓紧这个机会带孩子回中国去看望家人,作为差不多是最后一批回中国需隔离的朋友们,他们这个月经历了什么?

一起来看一下这位粉丝的分享吧~ 文 | water企鹅

差不多一个月前,我在自觉遵守登机前14天健康监测、48小时行前pcr检测、按规申请绿码、酒店集中隔离5天、居家隔离3天后,完成了带娃从新加坡回中国的旅程。

本以为几天后拿到象征自由的绿码,就代表本次回家的最难副本已经通关,但万万没想到,这只是新关卡的开始……

写这篇文章,除了分享回国经历,也想给一些身在新加坡、挂念在中国家人的朋友们讲讲我回家的故事,可能你们的家人正需要你们的一些帮助。

01 作为最后这批赶5+3隔离回国的人,回望过去一个月,就像人在囧途2022年末版。

谁都没想到,从天价机票+回国前各种繁复申请检查+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到普价机票+轻松登机+短期隔离,仅需弹指一挥间。

原本计划6月回国,但当时4月新加坡回国的航班熔断得几乎不剩,一张经济舱的票随随便便就是好几万,最夸张的甚至涨到18万。

2022年4月时的回国机票 我们好不容易抢到一万多的机票,结果遇上两次航班熔断。然后听说回国的人有的运气不好14+28都还回不了家,回国的心也没那么急迫了。

再加上新加坡管控的放开也没有想像中那样毫无章法,如果小朋友感染后没有去医院看诊,在家附近的clinic看过医生拿过药后,还会有医院的医生视讯回访,也会送药到家,呆在新加坡也不是毫无安全感。

02 于是拖着拖着,直到7月份14+7(+7)变成7+3,家里人都盼着我们回去过年,回国的计划才又提上行程。10月抢好年末的票,结果临行前入境措施突然更改——7+5变5+3,熔断机制取消,既往感染者无需报备,行前2次检测改为1次……

这“双十一大促”折扣太厉害,以致于我盯着手里准备好的疫苗证明、多做的pcr检测报告等资料沉默:有时候早做准备也不一定是优点……

按照新规定做行前48小时的1次pcr检测,拿到之后上传向大使馆申请,不到一个小时就拿到绿码。凭绿码值机、登机,直到坐在座位上我都还在晃神:

回国也太简单了吧?!

03 一路上空姐都很贴心,温柔又利索。下飞机后采核酸也比想像中快很多,嗖嗖就上了去隔离酒店的大巴,我还和家人感叹回国之路很顺利! 但从踏进酒店起,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就出现了。

在隔离的几天里,酒店群里不断有人投诉,有的人没有饭吃,很多人没有暖气,有的人没有被采核酸。我们则是遇到医护非要给婴儿采核酸,不可以拒绝,可婴儿就算做了核酸也不给绿码,也没有任何途径可以查询。

打市长热线,接线员解释3岁以下孩子无需做核酸,但第二天依然有人敲门来做。隔离期间几乎每一件事都要讲很多遍,做的人不清楚,咨询的人也不清楚,但到底问谁才能搞清楚好像没有人知道,很多环节都比较混乱。但是工作人员的任务确实也非常繁重,大家也表示了理解,我们只能在焦虑中等待着隔离期满。

然而就在我们隔离的过程中,疫情临时管控区、绿码、核酸点等等原本比较严格的管控措施,突然全部取消了!

我们就在这突如其来的“解封”中回到了家。

04 3天的居家隔离,按理来说需要做两次核酸。但因为很多核酸点突然取消,采集的工作人员也陷入迷惑中。

居家隔离第二天,没有人上门做核酸,打电话问时说遗漏了,并建议我们自行出门做核酸😅但居家隔离又不能出门……搞得人一头雾水。

在回国前,我想像中回国后解除隔离要先和家人朋友们好吃好喝团聚一番。而实际上回国一周后,我开始不断接到亲朋好友们的视频、电话、微信等“求助”,内容无一例外:“我(我身边的人)阳了,你在新加坡那么久,有没有什么经验给我说说啊?”

在和他们的沟通中,我发现了不少“问题”:有的人日常防护了,但属于无效防护;有的人完全没有准备药;有的人不懂怎么用药;有的人不懂怎么使用抗原检测盒;有的人不知道感染后家人应该怎么办;有的人甚至对新冠病毒连基本的认识都没有,阳了还串门聚餐……

所以当务之急,是帮助这些阳性的亲朋好友们度过难关——身体上的难关,与心理上的难关。等大家都康复了,才能好好团聚相见。

如果你在新加坡担心在中国的亲朋好友,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他们提供帮助。

05 首先要说的是,我个人感觉中国这波感染后的症状有些比在新加坡见过、听过的要严重不少。许多人会同时出现反复高烧、浑身疼、喉咙刀割、屁股疼、关节疼、发冷等症状,甚至一周无法下床的情况。

而当时新加坡感染峰值的时候,很多人都只出现其中两三种症状,没有同时出现如此多的症状,也不知是否因为温度的原因或是别的缘由。所以我们讲自己当时的病程可能并不是有特别大的帮助。

根据我的观察,有几个误区和注意点是可以给亲朋好友提醒或建议的。

口罩的选择与使用

有些年纪大的亲朋好友并不清楚怎样的口罩有防护作用,他们有的会戴布口罩,有的会戴防花粉口罩,有的会将一次性外科口罩反复使用多次、多天,但实际上这样做的防护作用很低。

有的老年人虽然使用防护力度强的N95,但出门时为了抽烟会把口罩放进衣兜里,抽完再戴上然后疑惑自己到底为什么戴N95还要被感染。

使用过的N95回家喷完酒精就以为还能继续用,这是一个误解。以及感染康复后,还是需要提醒他们外出需要戴口罩。

抗原阴性就串门聚会

虽然不少人知道可能会有的症状,但对病程缺乏了解,我们远程通过视频也可以为亲朋好友提醒这点。

比如出现了嗓子疼、头疼等症状时,就算还没有发烧、抗原检测阴性,也不代表没有感染,这种时候不应该串门去阴性的人家里聚会;出现症状两三天后抗原检测阴性时,可以隔两天多测一次,也有可能是假阴性,一般不同的三天测到三次阴性再出门相聚比较好,以免短时间内再次感染。

正确用药与使用工具

现在网络上信息比较多,中老年人、老年人可能不是很会分辨哪些属于有效信息。一些所谓偏方、土方的传播,不一定真的有效,最好可以根据亲朋好友家中已有的药帮助他们甄别和搭配,告诉他们哪些可以一起使用,哪些不能一起使用。

在有药、有体温计、抗原的情况下,不要认为自己不测就没感染,不测就是普通感冒,不要采取逃避的心态,正确的不要有羞耻感地看待感染。(有认识的朋友因为害怕测到自己阳性,把感冒康复当作感染康复后出去吃火锅,结果真的感染了)

如果是家中没有药的朋友,你也可以帮他们一起在线抢药。(不用多囤)

某宝有不少官方药店每天都有放售的,订上闹钟还是可以抢到药的。

多视频多聊天多做心理按摩

在康复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多发信息、视频慰问他们(选择他们状态还不错的时候),人在生病时心理也会比较脆弱,更需要家人、朋友的陪伴。

总的来说,大部分亲朋好友其实还是没有做好准备的,所以在面对感染时他们会有一些惊慌与担忧,也很需要支持与关心,特别如果你是既往感染者,也能给他们增加一些信心。同时你也可以提醒他们哪些情况需要额外关注,以便及时前往医院。

如果无法回国,在联络在中国的亲朋好友时尽量不要再给他们焦虑的情绪,多做心理按摩是一个好办法。

在文章的最后,如果没有比较紧急的情况,我也会劝还没有回国的朋友们可以暂缓计划。 困难总会过去,等春暖花开时与家人朋友健康相见也不迟~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721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新加坡保险:住院/重疾/指数寿险如何守护你的未来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阅读
24万富豪集体涌入新加坡!他们为何对狮城情有独钟?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