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醒來,小編的朋友圈已經被全面刷屏,所有人都在奔走相告,「回家」即將免隔離的好消息!

現在正值新加坡的聖誕假期,中小學也都放假了,辣媽的很多粉絲們都抓緊這個機會帶孩子回中國去看望家人,作為差不多是最後一批回中國需隔離的朋友們,他們這個月經歷了什麼?
一起來看一下這位粉絲的分享吧~ 文 | water企鵝
差不多一個月前,我在自覺遵守登機前14天健康監測、48小時行前pcr檢測、按規申請綠碼、酒店集中隔離5天、居家隔離3天後,完成了帶娃從新加坡回中國的旅程。

本以為幾天後拿到象徵自由的綠碼,就代表本次回家的最難副本已經通關,但萬萬沒想到,這只是新關卡的開始……
寫這篇文章,除了分享回國經歷,也想給一些身在新加坡、挂念在中國家人的朋友們講講我回家的故事,可能你們的家人正需要你們的一些幫助。
01 作為最後這批趕5+3隔離回國的人,回望過去一個月,就像人在囧途2022年末版。
誰都沒想到,從天價機票+回國前各種繁複申請檢查+集中隔離+居家隔離到普價機票+輕鬆登機+短期隔離,僅需彈指一揮間。

原本計劃6月回國,但當時4月新加坡回國的航班熔斷得幾乎不剩,一張經濟艙的票隨隨便便就是好幾萬,最誇張的甚至漲到18萬。

2022年4月時的回國機票 我們好不容易搶到一萬多的機票,結果遇上兩次航班熔斷。然後聽說回國的人有的運氣不好14+28都還回不了家,回國的心也沒那麼急迫了。
再加上新加坡管控的放開也沒有想像中那樣毫無章法,如果小朋友感染後沒有去醫院看診,在家附近的clinic看過醫生拿過藥後,還會有醫院的醫生視訊回訪,也會送藥到家,呆在新加坡也不是毫無安全感。

02 於是拖著拖著,直到7月份14+7(+7)變成7+3,家裡人都盼著我們回去過年,回國的計劃才又提上行程。10月搶好年末的票,結果臨行前入境措施突然更改——7+5變5+3,熔斷機製取消,既往感染者無需報備,行前2次檢測改為1次……

這「雙十一大促」折扣太厲害,以致於我盯著手裡準備好的疫苗證明、多做的pcr檢測報告等資料沉默:有時候早做準備也不一定是優點……
按照新規定做行前48小時的1次pcr檢測,拿到之後上傳向大使館申請,不到一個小時就拿到綠碼。憑綠碼值機、登機,直到坐在座位上我都還在晃神:
回國也太簡單了吧?!
03 一路上空姐都很貼心,溫柔又利索。下飛機後采核酸也比想像中快很多,嗖嗖就上了去隔離酒店的大巴,我還和家人感嘆回國之路很順利! 但從踏進酒店起,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就出現了。

在隔離的幾天裡,酒店群里不斷有人投訴,有的人沒有飯吃,很多人沒有暖氣,有的人沒有被采核酸。我們則是遇到醫護非要給嬰兒采核酸,不可以拒絕,可嬰兒就算做了核酸也不給綠碼,也沒有任何途徑可以查詢。

打市長熱線,接線員解釋3歲以下孩子無需做核酸,但第二天依然有人敲門來做。隔離期間幾乎每一件事都要講很多遍,做的人不清楚,諮詢的人也不清楚,但到底問誰才能搞清楚好像沒有人知道,很多環節都比較混亂。但是工作人員的任務確實也非常繁重,大家也表示了理解,我們只能在焦慮中等待著隔離期滿。
然而就在我們隔離的過程中,疫情臨時管控區、綠碼、核酸點等等原本比較嚴格的管控措施,突然全部取消了!
我們就在這突如其來的「解封」中回到了家。
04 3天的居家隔離,按理來說需要做兩次核酸。但因為很多核酸點突然取消,採集的工作人員也陷入迷惑中。

居家隔離第二天,沒有人上門做核酸,打電話問時說遺漏了,並建議我們自行出門做核酸😅但居家隔離又不能出門……搞得人一頭霧水。
在回國前,我想像中回國後解除隔離要先和家人朋友們好吃好喝團聚一番。而實際上回國一周後,我開始不斷接到親朋好友們的視頻、電話、微信等「求助」,內容無一例外:「我(我身邊的人)陽了,你在新加坡那麼久,有沒有什麼經驗給我說說啊?」

在和他們的溝通中,我發現了不少「問題」:有的人日常防護了,但屬於無效防護;有的人完全沒有準備藥;有的人不懂怎麼用藥;有的人不懂怎麼使用抗原檢測盒;有的人不知道感染後家人應該怎麼辦;有的人甚至對新冠病毒連基本的認識都沒有,陽了還串門聚餐……
所以當務之急,是幫助這些陽性的親朋好友們度過難關——身體上的難關,與心理上的難關。等大家都康復了,才能好好團聚相見。

如果你在新加坡擔心在中國的親朋好友,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為他們提供幫助。
05 首先要說的是,我個人感覺中國這波感染後的症狀有些比在新加坡見過、聽過的要嚴重不少。許多人會同時出現反覆高燒、渾身疼、喉嚨刀割、屁股疼、關節疼、發冷等症狀,甚至一周無法下床的情況。
而當時新加坡感染峰值的時候,很多人都只出現其中兩三種症狀,沒有同時出現如此多的症狀,也不知是否因為溫度的原因或是別的緣由。所以我們講自己當時的病程可能並不是有特別大的幫助。

根據我的觀察,有幾個誤區和注意點是可以給親朋好友提醒或建議的。
口罩的選擇與使用
有些年紀大的親朋好友並不清楚怎樣的口罩有防護作用,他們有的會戴布口罩,有的會戴防花粉口罩,有的會將一次性外科口罩反覆使用多次、多天,但實際上這樣做的防護作用很低。
有的老年人雖然使用防護力度強的N95,但出門時為了抽菸會把口罩放進衣兜里,抽完再戴上然後疑惑自己到底為什麼戴N95還要被感染。
使用過的N95回家噴完酒精就以為還能繼續用,這是一個誤解。以及感染康復後,還是需要提醒他們外出需要戴口罩。
抗原陰性就串門聚會
雖然不少人知道可能會有的症狀,但對病程缺乏了解,我們遠程通過視頻也可以為親朋好友提醒這點。
比如出現了嗓子疼、頭疼等症狀時,就算還沒有發燒、抗原檢測陰性,也不代表沒有感染,這種時候不應該串門去陰性的人家裡聚會;出現症狀兩三天後抗原檢測陰性時,可以隔兩天多測一次,也有可能是假陰性,一般不同的三天測到三次陰性再出門相聚比較好,以免短時間內再次感染。
正確用藥與使用工具
現在網絡上信息比較多,中老年人、老年人可能不是很會分辨哪些屬於有效信息。一些所謂偏方、土方的傳播,不一定真的有效,最好可以根據親朋好友家中已有的藥幫助他們甄別和搭配,告訴他們哪些可以一起使用,哪些不能一起使用。
在有藥、有體溫計、抗原的情況下,不要認為自己不測就沒感染,不測就是普通感冒,不要採取逃避的心態,正確的不要有羞恥感地看待感染。(有認識的朋友因為害怕測到自己陽性,把感冒康復當作感染康復後出去吃火鍋,結果真的感染了)
如果是家中沒有藥的朋友,你也可以幫他們一起在線搶藥。(不用多囤)

某寶有不少官方藥店每天都有放售的,訂上鬧鐘還是可以搶到藥的。
多視頻多聊天多做心理按摩
在康復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多發信息、視頻慰問他們(選擇他們狀態還不錯的時候),人在生病時心理也會比較脆弱,更需要家人、朋友的陪伴。
總的來說,大部分親朋好友其實還是沒有做好準備的,所以在面對感染時他們會有一些驚慌與擔憂,也很需要支持與關心,特別如果你是既往感染者,也能給他們增加一些信心。同時你也可以提醒他們哪些情況需要額外關注,以便及時前往醫院。
如果無法回國,在聯絡在中國的親朋好友時儘量不要再給他們焦慮的情緒,多做心理按摩是一個好辦法。
在文章的最後,如果沒有比較緊急的情況,我也會勸還沒有回國的朋友們可以暫緩計劃。 困難總會過去,等春暖花開時與家人朋友健康相見也不遲~
